2025 年 6 月 9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文件,宣布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戶籍限制,這一政策直指長期困擾流動人口的參保難題。
直擊痛點:打破戶籍與社保的 “捆綁”
我國龐大的流動人口群體長期受戶籍限制影響,社保權益難以保障。2024 年全國農民工總量近 3 億人,2023 年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達 8400 萬人,而 2 億靈活就業人員中僅 25% 參保,3.76 億流動人口超半數因戶籍無法在就業地參保。以往,外地戶籍的外賣員、建筑工人常因沒有本地戶口,無法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養老、醫療保險,社保權益長期 “懸空”。此次政策全面放開,涵蓋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險種,意味著無論戶籍在哪,只要在就業地工作,就能按當地標準參保。同時,還優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推進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放寬技能提升補貼申領對象至失業人員,并簡化生育保險生育津貼發放流程。
多方受益:個人、企業與社會共贏
對個人而言,參保不再受戶籍束縛,生病就醫有報銷,在部分城市還能憑社保記錄獲得購房、子女入學資格。例如,外地戶籍人員在成都繳納社保一定年限后,子女可在當地接受義務教育。企業方面,取消戶籍限制后招聘人才更自由,能為外地人才提供完善社保福利,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降低人員流動率,助力企業穩定發展。從社會層面看,政策促進社會公平,減少戶籍造成的社保權益差異;提升社保參保率還能拉動消費,研究顯示參保率每提高 10%,消費支出能提升 6.8%,推動經濟增長。
挑戰與應對:推動政策平穩落地
政策落地仍面臨挑戰。社保轉移接續因各地政策、系統差異復雜繁瑣,部分地區社保轉移時企業繳納部分無法全額轉出,影響養老金計算。靈活就業人員需全額承擔社保費用,繳費壓力大。此外,新就業形態人員工作靈活,現行社保法規難以適配其參保需求。
對此,全國統一社保服務平臺已實現養老保險跨省轉移 “一網通辦”,辦理時間壓縮至 15 天;黃岡等地推出 “按年、按季、按月” 靈活繳費模式,并給予失業困難人員等社保補貼;相關部門也在加快修訂社保法規,明確平臺企業責任,推動新就業形態人員參保。
小豆企服作為一站式人力資源服務商,為企業提供勞務外包,招聘交付,靈活用工傭金結算,工商財稅等人力資源服務,助力企業提高人力資源配置的靈活性,解決企業人事管理難題,全方位賦能企業高效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