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提升鄉村居民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意識,7月上旬,阿壩師范學院“反詐青聯”社會實踐團隊一行11人(指導老師:羅勝;隊長:舒其慧;隊員:溫家羽、趙俊淇、陳智浩等),深入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龍馬潭區及合江縣多個鄉村,扎實開展了以“青春筑盾護鄉土,反詐同心筑平安”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科學規劃、主導全程,以務實創新的行動將反詐知識送達田間地頭、農家院落,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科學規劃應變,青春力量主導實踐
活動前期,“反詐青聯”團隊充分發揮主動性,細致研判目標區域特點,主導制定了詳實的實施方案。面對實際執行中的變量因素,團隊迅速做出決策:在納溪區重點開展深度“入戶走訪”,在龍馬潭區與合江縣人口密集的鄉鎮集市或村活動廣場則主導實施覆蓋面廣的“集中宣傳”。當地村委會為活動提供了寶貴的在地化支持與協同保障,確保了實踐高效、有序推進。
納溪:腳步丈量真情,智慧筑牢心防
在納溪區的鄉村小路上,隊員們是行動的核心。他們攜帶精心準備的案例資料與宣傳品,在村組干部的協助下,不辭辛勞地穿梭走訪。隊員們用鄉親們熟悉的語言,耐心細致地為村民,尤其是老年群體,剖析“冒充公檢法”、“虛假投資理財”、“保健品詐騙”等常見騙術。
“看到爺爺奶奶們恍然大悟的表情,聽到他們說‘以后可得多留個心眼’,所有的奔波都值了。我們真切感受到知識傳遞的力量。”?? 隊員溫家羽在走訪后分享道。隊員趙俊淇補充說:“入戶不僅是宣講,更是傾聽。了解他們的困惑和經歷,讓我們的反詐宣傳更精準、更有溫度。”扎實的走訪有效提升了村民的警惕性。
龍馬潭與合江:村頭陣地聚人氣,創新互動顯實效
在龍馬潭區與合江縣的鄉村集市與活動廣場,“反詐青聯”團隊精心搭建宣傳陣地,成為活動的絕對策劃與執行主力。團隊創新設計的三大互動環節吸引了眾多村民踴躍參與:
案例剖析接地氣:聚焦“假農資銷售”、“冒充熟人借款”、“網絡刷單”等鄉村高發騙局,通過圖文展板和生動講解,主導剖析手法與防范要點。
情景問答強互動:隊員巧妙設置貼近生活的詐騙情景,引導村民參與判斷應對,趣味問答與獎勵機制有效激發了學習熱情。
身邊故事引共鳴:隊員積極鼓勵并主持村民分享親身經歷的受騙或識騙故事,用“身邊事”警醒“身邊人”,效果顯著。
“策劃并主持這三大環節,是對我們組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的巨大鍛煉。看到村民們積極參與、熱烈討論,甚至主動分享,成就感滿滿!這證明了我們設計的有效性。” 活動主要策劃人之一、隊員陳智浩充滿自豪地表示。
活動覆蓋數千村民,反響熱烈。納溪區高洞村、合江縣算刀村村支書對團隊的專業素養與奉獻精神給予了肯定。
青春實踐礪擔當,智慧奉獻護鄉土
此次“三下鄉”活動是阿壩師范學院學子積極投身鄉村治理、服務平安建設的生動寫照。“反詐青聯”團隊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全程主導實踐進程,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守護鄉村的實用力量,其科學規劃能力、卓越執行力、吃苦耐勞品質與溝通協調能力得到充分展現。“這次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知行合一’的力量。在村子里,我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鄉村治理的參與者和學習者。克服困難、主導項目的過程,極大提升了我們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隊長舒其慧總結團隊收獲時說道。
指導教師羅勝指出:“同學們展現了強大的主體性和服務鄉村的赤誠之心。從方案制定到一線執行,他們用智慧、汗水與韌性交出了一份出色的青春答卷。村委會的支持是重要助力,而團隊的主動作為與創新實踐是活動成功的核心動能。這次經歷是寶貴的國情教育和能力錘煉。”
阿壩師范學院“反詐青聯”團隊用青春的智慧與踏實的行動,在川南鄉村的熱土上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反詐“青春盾牌”,譜寫了校村同心、共筑平安的動人樂章;未來,團隊將持續深耕鄉村反詐陣地,讓“無詐凈土”成為鄉村振興的堅實底色。(通訊員:舒其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