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瀘州市教育體育系統為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連日來,通過“瀘州教育體育”新媒體平臺陸續展示一批黨建工作品牌、支部工作法優秀案例。
今天,瀘教小書童向您推薦:
黨旗潤童心 幸福新學堂
——合江縣人民小學校黨委“幸福學堂黨旗紅”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品牌簡介
合江縣人民小學校秉承“厚德、博學、文質彬彬”的立校之訓,致力于破解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的難題。通過創新推進“幸福學堂黨建+”工作模式,學校成功培育并創建了“幸福學堂黨旗紅”特色黨建品牌。“幸福”代表學校教育理念做幸福教育。“學堂”代表對學校歷史的傳承。人民小學始建于1904年,時稱合江縣高等官立小學堂。“黨旗紅”意在從小培養孩子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懷,希望孩子們在學校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用美好的童年啟航幸福人生。
合江縣人民小學校黨委下設4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88名。學校在“幸福學堂黨旗紅”品牌引領下,深耕將“黨小組建在年級上”的基層黨建工作方式,深入推進“543”黨建工作法,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學校各項業務之中,以鮮明的黨建特色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實施“幸福學堂黨建+制度優化”
提升學校治理效度
深化學校黨委、黨支部、黨小組、黨員工作室、黨員個體“五位一體”建設,加速教育“黨建引擎”。以黨委為核心,激活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夯實黨小組前沿陣地,形成上下一心、緊密協作的組織架構。
▲合江縣人民小學校黨組織運行架構圖
創新“黨小組建在年級上”的基層黨建模式,設立黨員工作室責任崗,推薦學科骨干教師加入黨組織,打造有擔當的黨員教師隊伍。通過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增強黨員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在黨小組活動中,黨員教師們分享教學經驗,探討教育創新,共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學校黨委定期組織專題培訓,提高黨員教師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確保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同時,通過開展黨員示范課,展示黨員教師的教學風采,激勵全體教師向優秀看齊,推動全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推進“1+N”黨員工作室,營造教育“幸福港灣”。學校黨委推行“黨小組建在年級上”的基層黨建工作方式,將管理權限下沉到年級組,建立以黨員為核心的“1+N”黨員工作室,激勵黨員教師帶頭參與管理,強化黨員先鋒示范和全覆蓋滲透引領作用。通過這種模式,黨員教師們充分發揮領導力和影響力,帶動全體教職工共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真正實現了教育的幸福港灣愿景。
建立“幸福學堂黨建+家校共育”聯盟,打造“家校同心圓”。以家校黨建聯盟推動協同育人,圍繞教育方法、習慣養成、消防安全、感恩教育、科技創新等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三個一”家校共育活動。每期精心組織一次家長會,讓家長們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環境;選擇一天向家長開放課堂,讓他們親身體驗孩子們的日常學習生活,感受課堂氛圍和教學方式;組織一次鳳儀大講堂,邀請專家和優秀教師分享先進教育理念和實用家庭教育技巧。通過這些活動,持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促進家庭與學校之間的緊密合作,共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溫馨、安全、充滿愛的成長環境。
▲?“1+N”黨員工作室營造節日氛圍
實施“幸福學堂黨建+課程建設”
拓展課程建設厚度
深化課程育人,打造全息育人體系。學校深化課堂改革,推動學習場景、課程資源和教學方式的全面革新,構建德育鑄魂、智育啟蒙、藝術潤心、體育強身、綜合發展和學校認同六大課程群的“幸福新學堂”課程體系,開展學科教學、學月活動和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黨建引領育人實效。
▲ 開展跨學科主題活動——“在春天里成長”
強化活動育人,搭建多元成長平臺。緊扣黨建帶隊建,開展“愛黨、愛國、愛家鄉”系列德育活動,推動“國旗下‘小晨會,大課堂’,川劇廣播操,開筆禮、入隊禮、十歲禮、畢業禮等活動”進校園,持續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新時代好少年。學校原創本土紅色文化劇目《石頂飄清音 禮贊起義軍》在2024年瀘州市“本土紅色文化師生演”獲銀牌作品殊榮,參與2024年“長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教活動。
▲ 原創的本土紅色文化劇目《石頂飄清音 禮贊起義軍》
優化環境育人,構筑多彩成長舞臺。學校注重發揮文化育人的功能,打造生態田園、人文家園、書香校園、兒童樂園“四園一體”的校園文化。推動“幸福學堂黨建+實踐”項目——“菜園子勞動”計劃,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建設“幸福學堂黨旗紅”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長廊,做到讓每一道走廊成為教育的長廊,每一條道路指引成長的方向,每一棟建筑銘記歷史的傳承。不斷詮釋“厚德博學、文質彬彬”的校訓,實現黨建助力“文化浸潤幸福學堂”。
▲推動“幸福學堂黨建+實踐”項目——“菜園子勞動”計劃
實施“幸福學堂黨建+師資培養”
增強教師隊伍溫度
堅持導師引領。設立“黨員先鋒示范崗”,由經驗豐富的黨員教師指導年輕教師,推動教育改革和教學方法創新。黨員教師不僅傳授專業知識,還分享教學經驗和教育理念,幫助年輕教師快速成長。開展“黨建促教研”活動,結合黨建與教學研究,通過專題講座、研討會等形式,深入探討教學改革的路徑和策略,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在活動中,黨員教師們積極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探索如何將黨的先進思想融入到教育教學中,提升課堂效果和學生綜合素質。
▲開展“問題式教研”活動
實施“雙向培養”。通過“黨群結對”“青藍工程”等模式,構建“幸福學堂黨建+名師”隊伍,將骨干教師發展成黨員,將黨員培養成教學管理骨干,促進黨員老教師與青年教師雙向學習,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目前學校已有省級骨干4人、市縣級骨干54人。
在“黨群結對”模式下,黨員老教師與青年教師結成對子,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分享教學經驗,互相學習,互相支持,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在“青藍工程”中,資深黨員教師擔任導師,指導年輕教師制定個人發展計劃,幫助他們快速成長,提高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這種雙向培養機制不僅增強教師團隊的凝聚力,還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研討活動
開展“幸福學堂黨建+先鋒同行”活動,共同繪制“家校新畫卷”。有意識地挖掘、培養身邊的典型,選樹黨員先鋒崗,由黨員教師深入邊遠鄉鎮學校或到困難兒童家庭開展“送教下鄉”、義務輔導和“千師訪萬家”等活動,與家長、學生進行面對面、心貼心的溝通。在活動中,黨員教師們帶著精心準備的教學材料和溫暖的關懷,走進偏遠山區的小學教室,為孩子們帶來生動有趣的課程,幫助他們開闊視野,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在走訪困難兒童家庭時,教師們不僅提供學業上的指導,還細心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給予心理支持和鼓勵,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通過這些實際行動,黨員教師們用愛心和專業,架起家校之間溝通的橋梁,共同描繪出一幅幅充滿希望和溫情的教育新畫卷。
▲ 開展“幸福學堂黨建+先鋒同行”活動
黨旗飄揚,幸福學堂。在“幸福學堂黨旗紅”品牌的引領下,“辦好一所學校,溫暖一座城市”的宗旨不斷深化。學校教育教學品質持續躍升,連續多年蟬聯目標考核一等獎。學校相繼榮獲四川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少先隊工作先進單位、合江縣黨建標準示范點、合江縣教育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展望未來,學校將繼續強化黨建領航,深化黨建與學校文化、教育教學、學生德育的融合,致力于辦好百年名校,溫暖千年荔城,共同書寫幸福教育的新篇章。
(文/圖:人民小學)
來源|黨建科、合江縣人民小學
責編|廷寬編輯|波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