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小區的物業費降了嗎?
根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5月份,佛山順德碧桂園的一個大型社區下調了小區物業費,下調比例達30%左右。在物業給業主提供的選擇方案里,除了降價,還有一個選項:維持原收費方案不變,每年給業主返還一定比例的利潤。而且這可不是個例,截至5月份,佛山已有30個小區下調了物業費。
成功下調物業費的小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業委會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今年,佛山還有不少小區在積極成立業委會,推動物業費下調。
其實這個趨勢咱們很早之前就說過,房價不漲甚至下降的情況下,原本看似不起眼的物業費,會越來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所以佛山的這種趨勢會向全國蔓延。
好的物業固然不錯,但畢竟占少數,糟糕的物業才是主流。圍繞業主、業委會、物業甚至街道辦,會產生越來越多的糾紛。
而物業面臨的問題可不只是降價,一大波小物業公司還會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局面。有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實際上是兩個獨立的法人主體,開發商只是負責開發小區,交房之后,小區與開發商就沒關系了。但通常都是開發商或者開發商老板在交房前單獨成立一個物業公司,交房時就由這個物業公司接手小區,業主只能默認它就是小區的物業公司。
前些年房地產行業賺錢的時候,物業只是個補充業務。但地產不賺錢后,大家突然發現物業簡直是個好生意,尤其對大型社區來說,利潤可觀,還有長期穩定、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感覺能吃一輩子。可這些物業公司根本不專業,也談不上什么服務。以前大家還能忍,以后,這些物業公司被業主換掉的概率會越來越大。
物業面臨的第三個問題,是電梯廣告位租金下調。據說分眾收購新潮后,開始降低廣告位租金,而且下調比例還不低。這本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理論上應歸全小區業主所有,但實際操作中,這筆錢不知進了誰的口袋。以后這筆收入不僅會減少,還得公示出來,反正不像以前那么好拿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