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安市中醫醫療領域,有這樣一個充滿活力與擔當的基層黨組織,它以黨建為引領,在醫療服務、學科建設、公益事業等多方面發光發熱,成為守護群眾健康的堅強堡壘,這就是雅安市中醫醫院(以下簡稱:市中醫醫院)骨科第三黨支部。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中共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發布通報,該黨支部成功入選四川省公立醫院“標桿黨支部”名單 。
市中醫醫院骨科第三黨支部成立于2021年5月,為進一步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將支部建到學科,2024年7月,院黨委對支部設置進行了優化調整。支部現有正式黨員9人,預備黨員1人、發展對象1人、入黨積極分子1人。黨員隊伍中人才濟濟,其中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2人、碩士研究生1人。黨員年齡結構合理,35歲及以下7人,35歲以上3人,他們均是骨科醫務人員,涵蓋科室負責人、學科帶頭人、臨床骨干醫生和護理人員,業務范疇覆蓋傳統中醫正骨、修復重建顯微外科和骨科專業護理等核心環節,為黨支部開展各項工作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黨支部由3名支部委員協同運作,支部書記由修復重建顯微外科主任蔡天倫同志擔任,在他的帶領下,支部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為一個朝氣蓬勃、團結拼搏、創新實干的基層黨組織。蔡天倫同志也在2024年獲評“雅安市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抓好組織生活 筑牢思想根基
支部成立以來,堅持將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認真執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支部書記講黨課等組織生活制度,確保支部工作規范有序運轉。積極參加政治理論學習、青年學習和上級部門及醫院組織的黨務培訓與相關學習。在一次次的學習中,黨員們深刻領會黨的理論內涵,將黨的要求融入到日常醫療工作中。
為增強支部黨員的歸屬感、榮譽感、使命感,支部開展了重溫入黨誓詞、黨員過“政治生日”等活動。當黨員們莊重地舉起右手,再次宣讀入黨誓詞時,那份初心與使命被重新喚起;在“政治生日”上,黨員們回顧入黨歷程,分享成長感悟,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 。
支部書記蔡天倫、組織宣傳委員李林平、紀檢委員張建都是科室骨干,他們積極探討醫學與黨建的融合,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爭做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為保障學習效果,支部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實行積分制度,將積分情況納入黨員年度考核指標,與評優評先掛鉤,督促黨員認真學習。
抓好隊伍建設 提升專業實力
黨支部高度重視黨員隊伍的專業能力提升,積極為黨員提供培訓與發展機會。通過選派業務骨干赴北京、上海等技術前沿的地區進修學習,不斷精進專業技能,持續提升專業技術水平,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派遣優秀業務骨干加入國家(四川)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并參加2024年攀西高原地區醫療應急演練,在演練中,黨員們不斷提升創傷急救能力和水平,面對復雜的“傷情”,他們冷靜應對、精準操作,展現出過硬的專業素養。
科研能力也是衡量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支部鼓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身作則、勇挑重擔,帶領科室人員積極投身科研項目,以嚴謹的科研態度、創新的科研思維,不斷提升科研內涵質量。2024年-2025年,支部黨員帶領入黨積極分子完成科研結題,部分黨員完成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申報并立項。在科研的道路上,黨員們勇于探索,從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通過科研尋找解決方案,為骨科醫療技術的進步貢獻力量。
“蔣靖同志是我們科的醫療骨干,也是我們剛剛發展的新黨員。”蔡天倫同志介紹,在黨員發展上,支部認真落實黨員發展工作規劃,堅持政治標準首位,嚴格發展程序,注重從業務骨干和優秀青年中培養發展黨員,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不斷壯大黨員隊伍。
抓實黨建業務融合 服務基層群眾
近年來,黨支部積極響應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發展戰略,扎實推進“百千萬”行動落地見效,積極動員多名黨員投身其中,全力推動優質中醫醫療資源向基層有序下沉,切實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與水平。同時,支部黨員們還踴躍加入醫院“紅旗幟”志愿者高原骨傷巡回醫療隊,5次奔赴高原開展巡回診療。在川西高原,他們翻山越嶺,為當地群眾帶去醫療服務。對多發病、常見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獲得便捷、安全、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不僅如此,黨員們還通過傳幫帶,為高原基層醫院技術骨干傳授手術經驗和技巧,幫助他們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推動沿線醫院建立醫聯體,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中醫人的使命和擔當 。
黨支部還深入六縣兩區鄉鎮衛生院和四川農業大學等地開展義診活動4次,為2000余名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在義診現場,黨員們耐心地為群眾檢查身體、解答疑問,普及健康知識,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群眾送去關懷與溫暖。
在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提升上,黨支部也成績斐然。助力“楊氏骨科理法方藥體系”成功入選雨城區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功申報并立項“杏林選萃—巴蜀地區民間醫藥調查與保護利用”項目。科室成功完成“3指完全離斷30小時余超長時間斷指再植”及“足完全離斷25小時余超長時間再植”手術,全部完全成活,創造了本地傷后時間最長成功修復病例。這些成果受到四川觀察、大眾健康報和雅安市融媒體中心等多家省、市媒體關注報道、轉載,極大地增強了科室尤其是顯微外科專業在市內外的影響力。2024年,支部黨員共服務患者3萬余人次,同比增長13.7%;患者次均費用、平均住院日分別同比下降7%、14.5%,切實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讓患者在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的同時,經濟壓力也大大減輕。
抓實醫德醫風建設 堅守廉潔底線
黨支部成立以來,深知醫德醫風是醫療行業的靈魂,不斷完善醫德醫風管理制度。為每位醫護人員建立專門的醫德醫風檔案,詳細記錄日常工作中的醫德表現,包括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同事評價、參與志愿服務情況等。若收到患者表揚信或錦旗,會掃描存檔并記錄事由;若有患者投訴,也會詳細記錄投訴內容及處理結果,讓醫德表現有跡可循。同時,明確廉潔從業規范,制定具體細致的醫護廉潔從業規范,嚴禁收受患者紅包、回扣,嚴禁接受醫藥代表的不正當利益等行為,并清晰界定違規行為與處罰標準 。
黨支部以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和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常態化推進黨紀學習教育。通過“三會一課”、黨風廉政教育、警示教育、《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廉潔從業九項準則》等學習和實地參觀天府家風館等方式,加強支部黨員的紀法教育與從業規范。在一次次的學習與教育活動中,黨員們深刻認識到廉潔從業的重要性,自覺遵守紀律規范,彰顯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醫風嚴謹的行業風范。近三年來,黨支部成員未出現違法違紀或醫德醫風方面嚴重問題,樹立了良好的醫療行業形象。
市中醫醫院骨科第三黨支部在上級黨組織和院黨委的引領下,在組織生活、隊伍建設、黨建業務融合、醫德醫風建設等多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蔡天倫同志表示,未來,他們將繼續秉持初心,砥礪前行,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為守護群眾健康、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讓這面“標桿黨支部”的旗幟在醫療領域高高飄揚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