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清康熙年間禮部尚書張英的六尺巷詩,傳唱著中華民族鄰里互讓的美德。然而現實中,卻總有人為寸土之爭寸步不讓,讓本該和睦的鄰里關系,最終演變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7月9日,多家媒體披露了發生在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東良鎮北寺莊村的一起驚天血案。6月22日凌晨,村民李某某一家5口慘遭同村鄰居殺害。
媒體報道,血案中的被害人原某霞、李某燁、李某翰、李某強、原某娟均因銳性外力導致多發創傷、臟器破裂,最終因創傷性、失血性休克離世。
冰冷的文字背后,是兇手行兇時的窮兇極惡,更是受害者面對利刃時的無盡絕望。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那么作為近鄰的兇手與李某某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他對李某某一家痛下殺手?他們之間又有什么解不開的矛盾糾紛呢?
據被害人李某某的弟弟回憶,案發前被害人家正在宅基地建房,被害人與兇手兩家地塊之間隔著一條一米寬的公共通道。這條公共通道本屬集體的土地,但長期被兇手家占用耕種。當被害人建房墊土時,兇手認為此舉會侵占過道,兩家人因此爆發了爭執。
或許是爭執點燃了兇手的暴戾,又或許是兇手平日就霸道成性,爭執后不久的6月22日凌晨,兇手潛入了被害人家中,持刀連殺5人,其中包括兩名年幼的孩童。唯有兩名熟睡的女孩僥幸逃過一劫。
只因一米寬的過道、幾句口角的爭執,便讓五條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兩個家庭瞬間崩塌。這樣的代價,無論對受害者還是兇手而言,都沉重得令人窒息。
兇手揮刀的瞬間,或許已被怒火吞噬了理智。他大概從未想過,當他殘忍的將利刃伸向被害人的時候,刀光落下的重量是幼童來不及描繪的人生藍圖,是被害人驟然斷裂的牽掛與期盼,是兩個幸存女孩午夜夢回時揮之不去的驚魂記憶。
兇手以為他用刀守住了過道的“主權”,殊不知這種極端的方式,徹底輸掉了他做人的底線與良知。
鄰里之間,本沒有什么解不開的結。六尺巷的故事之所以傳為千古佳話,正因為謙讓是刻在我們民族血脈里的美德。可曾幾何時,曾經和睦的鄰里關系怎么就變成了現在這樣,連一米通道的包容都成了奢望?
在五條人命面前,一米寬的過道不過是一點點輕得像一陣風的蠅頭小利,卻又沉重得壓垮了兩個家庭的未來。
毫無疑問,連殺五人、甚至向幼童揮刀的兇手,終將在法律的嚴懲下走向刑場。但即便對他施以最嚴厲的刑罰,哪怕將其千刀萬剮,也換不回那換不回鮮活的生命,撫不平幸存者心中的創傷。
河北邢臺這起血淋淋的血案告訴我們,世間最珍貴的從不是那幾寸土地、幾分面子,而是屋檐下的安寧。是鄰里間的和睦,是生命本身的溫度。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即便是雄視天下的秦始皇,最終也不過一抔黃土,枯骨一堆。
所以,當我們遇到紛爭時,切記凡事一定要多一分退讓少一分執拗,多一點理智少一點沖動。
愿這起慘案能警醒世人,讓六尺巷的寬容與智慧,真正走進每一個人的心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