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高大姐兩口子在寧波江北區給兒子買了一套房子,全款付清。
沒想到2月份房產證剛辦下來,3月份就被兒子抵押了。
老兩口全款給兒子買房子
高大姐:拿去抵押了56萬元。第一筆是抵的50萬,拿了427500元,是朋友叫他擔保貸的。
記者:給朋友了啊?
高大姐:對。
記者:全部給出去了嗎?
高大姐:全部給出去了。
記者:第二筆呢?
高大姐:第二筆貸款是他自己。
記者:花掉了嗎?
高大姐:花掉了。
劉先生第一筆抵了50萬元
高大姐兩口子介紹,兒子姓劉,快30歲,采訪時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到場。
在電話里劉先生說,他原本是應一位姓葉的好友邀請到寧波尚金企服科技有限公司幫忙擔保一筆10萬元的貸款。
高大姐的兒子 劉先生:說我征信做不了。他就查詢到我名下有房子,跟我講去家里面,拿房產證戶口本啥的,拍來之后就可以做。我說我拿不出來。
記者:不,等下,你自己都還欠著信用卡,為什么要幫人家做擔保?
高大姐的兒子 劉先生:沒有,就業務員說,名下有房子,忽悠我們,就叫我把房本偷來啥的。
記者:你沒回答我的問題,你為什么要把房本抵押出去?把錢給到朋友?是朋友要給你返現,還是要什么東西,你做這個?
高大姐的兒子 劉先生:沒有。經濟往來沒有,只經常一起吃飯啥的,就關系好。一開始就說10萬塊錢,他們是三個月,他不是說轉到他名下去。
記者:那這么大的風險,你自己原來沒考慮過的嗎?
高大姐的兒子 劉先生:對他家也很熟悉,知道吧,認識五六年、六七年了。
高大姐找媒體求助
劉先生說他拿不到房子的產權證,今年3月4號在貸款公司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去屬地政務服務中心補辦了新的產權證,之后抵押了50萬元。
劉先生自稱拿不到房子的產權證
高大姐出示的截圖顯示他兒子在收到錢后,就把50萬全轉給了這位葉先生,劉先生介紹他當時還跟葉先生一起到銀行,從50萬元里取出了5萬元現金,當面交給了貸款公司的工作人員,又微信轉賬了22500元,這合計72500元,就是貸款合同上約定的“服務費”。
貸款合同上約定的“服務費”內容
到了6月3號,劉先生拿著房產證,向貸款公司抵押了6萬元,并支付了1260元“服務費”。
高大姐的兒子 劉先生:這筆五六萬塊是自己開銷啥的也要用。
記者:你每個月收入大概多少?方便說嗎?
高大姐的兒子 劉先生:5000左右吧。
記者:那你貸這個6萬,你什么時候還得清啊?
高大姐的兒子 劉先生:6萬,它每個月還600塊錢的利息。
記者:這,你們家平常,這個錢都不管他的嗎?
高大姐:不是,兒子他是比較,也是很聽話的,他的工資都是歸我們的。
記者:那你扣著他的錢,他再去貸,你這不兩邊,不是花更多的錢了?
高大姐:我也沒想到是會這樣子,所以我也后悔了,不用管他的錢的。是這樣子的。
記者:你貸五六萬塊錢,是用來干什么了?
高大姐的兒子 劉先生:就是用來日常開銷啊,就是之前我媽媽,把我錢摳得太死了。就我網貸也碰了一些,就把網貸還還清。
記者:那之前跟你媽聊一聊,或者說一下有些事。
高大姐:他不敢說的,就這樣子了,他說怕我罵他。
高大姐的兒子 劉先生:那我媽原來她的身體都不太好的,之后會罵我的。
高大姐: 身體一直就不好的,知道吧?他怕我罵,發脾氣。
高大姐的兒子 劉先生:對啊。
劉先生在電話中稱母親太摳錢
采訪時高大姐不愿意聯系葉先生,從他們家整理出的轉賬記錄看,第一筆50萬的貸款每月要還5000元利息,由借走錢的葉先生支付。
第二筆6萬元貸款,每月要由劉先生還600元利息,兩筆貸款都為期6個月,到期后要一次性歸還本金。
高大姐說目前她已經找過了葉先生家,對方家里老人拿出了40萬元。
高大姐:他當時他就說,既然事情出現了,我們愿意還錢,只不過這寫的15%手續費是不合法的,它是“砍頭息”,這筆錢要拿回來,我們同意還錢。所以我們到這個公司,來過好幾次還錢,他們不同意。110也打過了,我呢是做清潔工的。我一天打三份工,他的小姨婆借了我三萬。我做清潔工的客戶,先借我一萬,還有兩萬,是從他奶奶的地方借的。
高大姐的丈夫 劉大哥:我們希望就是這,15個點的,它不得當的,退回來,要返還給我們。
高大姐自稱是清潔工
高大姐兩口子,找到寧波尚金企服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能跟對方進行協商,這一次吃了閉門羹,沒見到有人上班。
寧波尚金企服科技有限公司無人上班
記者:你兒子有沒有他們的電話?
高大姐:是下班了嗎?
高大姐的丈夫 劉大哥:不是下班。
高大姐:關掉了,要么。
記者:剛剛還在嗎?
高大姐的丈夫 劉大哥:躲掉了。
記者:剛剛還在嗎?
高大姐的丈夫 劉大哥:在的。
記者:你們什么時候來過?
高大姐的丈夫 劉大哥:我剛剛才上來看過的。
記者:公司在您這邊有沒有登記有聯系人?
寧波市泰康大廈城創物業公司 工作人員:有。
記者:那能幫我聯系一下,這個公司聯系人?
寧波市泰康大廈城創物業公司 工作人員:登記的話,那今天我們聯系不到的,要不你要周一到周五工作日。
記者:我這邊留一個聯系電話給您。
物業工作人員后來表示他們只能等這家公司的人出現,再幫記者轉交聯系電話。
高大姐兒子給記者分享了一個微信名片,說是幫他辦了兩筆貸款的經理,記者申請添加對方好友,沒有收到回應。
張經理的微信
浙江豐國律師事務所律師 陳松濤:根據司法解釋,它這個最高的利息是也不超過LPR的4倍。為了規避這個東西,有些貸款公司就搞出了什么貸款費,什么擔保費,實際上是變相的高利息,那到法院去起訴,確認了超過的部分,那會不予保護。
轉賬記錄
高大姐兩口子表示后續他們還會找公司協商,也不排除走司法途徑,1個半小時后,記者再次找到了貸款公司,里面依舊沒有人上班,撥打公開平臺上的企業電話。
對方表示自己是財務代理人員,會把記者的聯系方式提供給公司。
來源:1818黃金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