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澄江市在探尋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中開辟了新賽道,建設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用綠色發展勾勒群眾致富的好“錢景”。
澄江市立昌社區的土地長期休耕,地塊面積小且坡陡溝深,不適宜現代農業發展。2024年,澄江市煙草專賣局開展高標準煙田建設項目,打造立昌煙草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園。通過“適度陡改平、小并大、彎變直”的方式,示范園基本實現地塊連片、路相通、渠相連,同時園內大力推廣全程農業機械化和綠色化生產,持續引入新技術、添置新設施,讓原本的“巴掌地”變成了“新良田”。
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園。龍清文攝
26歲村民金帥廷今年在示范園內種植了75畝烤煙,整個作業流程堅持綠色化生產,確保撫仙湖不受污染。“園區內基礎條件好,能開展機械化的種植作業,這是我回鄉創業的底氣。”他說。
有了好田地,澄江市煙草專賣局推進“煙葉+蠶豆、菊花”復種為主的“雙訂單、雙合同”模式,實現煙糧經協同發展。同時,進一步將生態煙葉種植融入田園觀光、農耕體驗、研學實踐等美麗鄉村建設實踐中,為示范園中的種植主體開辟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增收新路徑。2024年,建設完成的示范園共計950畝,復種模式帶動附近村民就近就業,實現村民勞動增收400余萬元。
澄江農業的轉型升級,也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活力。在撫仙湖畔的田間,澄江藍莓通過“技術革命”,以綠色技術賦能產業發展,實現“溫室大棚+全基質+水肥一體化”的種植模式。與傳統模式相比,標準化種植管理讓藍莓的畝產量提高了2倍,達到1.8噸以上,畝產值可達9萬元以上。
土地變基地,農民變工人,眾多藍莓種植基地聘用季節性采摘工、田間管理人員等,臨時用工2萬余人次,人均增收2萬至3萬元。
良田打基礎,產業助振興,撫仙湖畔構建起了鄉村振興的新藍圖。(龍清文)
來源:玉溪市煙草專賣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