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長郡中學的小凱最近成了網紅,不是因為考得好,而是考了575分被爹媽扔出家門。這分數放普通中學能上一本,可在清北預錄75人的長郡中學,就像火鍋里掉了根香菜 —— 不起眼。
更絕的是他爸媽,換門鎖、開足空調燒電費逼他走,堪稱 “中國式父母斷供天花板”。
小凱能從縣城考進長郡,當年也是“別人家的孩子”。可高中三年,他把手機當成了親爹,刷題時間全用來刷短視頻,成績單一年比一年慘。
網友嘲諷:“長郡的師資是火箭燃料,他倒好用手機當剎車片,能考 575 分都算手機沒玩盡興。”
他自己還委屈:“父母太封建,用極端手段逼我。”
這話聽得人血壓飆升——合著你上課偷玩手機、熬夜打游戲是“自由”,父母管你就是“封建”?記者上門時,他抱著手機控訴爹媽,那熟練的樣子,比背英語單詞還溜。
難怪他媽說:“不是分數的事,是規矩全被你踩碎了!”
長郡中學今年600分以上710人,清北錄了75人,小凱的575分在年級排名,估計得從后往前數才好找。
有家長算過:“在長郡只要不擺爛,隨便考考都能上211,他這分數,分明是故意給學校拖后腿。”
換門鎖、燒電費逼孩子出門,這操作夠狠,但網友吵翻了。有人喊 “終于有清醒的父母了”,說這是在治“手機癌”;有人罵“太極端,會逼出心理問題”。
其實小凱爹媽早不是第一次管他,約法三章簽了好幾次,他次次答應次次犯,就像孫悟空給唐僧畫的圈——從來沒用過。
他媽那句“守規矩比文憑重要”,戳中了多少家長的痛處。現在的孩子,敢跟老師頂嘴,敢跟爹媽叫板,就是不敢放下手機。
小凱更厲害,被趕出門還找記者施壓,這腦子不用來學習,全用在鉆空子上了。網友笑稱:“他要是把找記者的心思放刷題上,575分能翻個倍。”
有人拿愛迪生舉例,說“沒文憑也能成功”。可愛迪生當年是被老師勸退,不是自己天天玩手機擺爛。小凱這情況,更像是 “拿著金飯碗要飯”—— 長郡的資源多珍貴,他偏要往泥里踩。
小凱控訴父母“斷供”,可他沒說自己藏了多少部手機。有知情人爆料,他爸媽收走三部,他又偷偷買了兩部,充電器藏在床底、衣柜、書包,比藏私房錢還熟練。
這種 “反偵察能力”,用在學習上怕是早就上600分了。
更氣人的是他的態度:考砸了不反思,被趕了不認錯,一門心思覺得是父母的錯。記者問他想復讀嗎?他說想,但前提是爹媽得供著他玩手機。
這哪是復讀,分明是想換個地方繼續擺爛。難怪網友說:“給他復讀就是浪費名額,不如讓給真想學的孩子。”
手機:這個鍋我不背。同樣是長郡的學生,有人靠手機查資料、上網課,有人用手機打游戲、刷視頻。說到底,不是手機的錯,是孩子把手機當成了逃避學習的借口。就像有人用菜刀做飯,有人用菜刀砍人——問題在人,不在刀。
575分不算差,在普通中學能上一本,可小凱的問題不在分數,在“破罐子破摔”的態度。他媽說 “守規矩比文憑重要”,其實是在教他:人生不是只有高考,可連高考這點苦都吃不了,以后進社會更扛不住事。
網友說得對:“現在舍不得逼他,以后社會會往死里逼他。”
長郡的光環再亮,也護不了他一輩子。那些清北預錄的學生,哪個不是刷題刷到凌晨,戒了手機戒了游戲?小凱總覺得“我有天賦,玩也能考好”,可天賦就像充電寶,不充電遲早會沒電。
有人擔心“孩子想不開怎么辦”,可真正能救他的,不是爹媽妥協,是他自己醒悟。這次被趕出門,說不定是好事——讓他嘗嘗沒學歷沒規矩,在社會上寸步難行的滋味。畢竟,爹媽能養他一時,養不了他一世。
小凱的事,像面鏡子照出太多家庭的問題:孩子把放縱當自由,父母把妥協當關愛。他爹媽這次“下狠手”,或許是最笨的辦法,但可能是唯一能打醒他的辦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