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報道,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正式開幕。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金磚國家的綜合GDP已達77萬億美元,而G7的相應數據為57萬億美元。這一數字首次超越G7,標志著全球經濟權力格局的歷史性轉折。越來越多的亞洲國家選擇擁抱“金磚”。除經濟動機外,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現在參與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是一個明智的戰略決策。一方面,加入金磚國家使它們有機會參與多邊合作;另一方面,這也表達出它們對日益增加的國際霸凌的反感。
金磚國家中,合作度較高的國家就包括俄羅斯與中國。俄羅斯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表示:“俄中友好關系在各個領域都保持著向上發展的勢頭,處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我們致力于落實所有已達成的協議。”他指出,俄方期待“與中國同志開展密切、富有成效的合作,包括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合作”。
俄羅斯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資料圖)
中方表示,中俄雙方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決定永久睦鄰友好,開展全面戰略協作,尋求互利合作共贏,因為這樣最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時代發展進步的方向。中俄已探索出一條“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相處之道,站在了新型大國關系的前列,樹立了相鄰國家關系的典范。一個成熟、堅韌、穩定的中俄關系,不會因一時一事而變,更不會受第三方干擾,是動蕩世界中的恒量,而不是地緣博弈里的變量。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資料圖)
結盟本質上是對抗性的,有明確的敵我劃分。但中國一直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際爭端。如果因為結盟關系被迫參與某些軍事行動,這顯然與中國的外交理念不符。更要命的是,一旦結盟,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和影響力都會受損。中國能在國際舞臺上發揮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搞小團體,不強迫別人選邊站。要是突然跟俄羅斯結盟,那些原本信任中國的發展中國家會怎么看?中國追求的是合作共贏,結盟根本就不符合中國的理念。
再從經濟層面來說,中俄近年來的經濟合作取得了驚人成就。兩國之間的貿易額不斷攀升,能源合作更是成為了雙方合作的重要支柱。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中國有著龐大的市場和先進的制造業技術,雙方的經濟互補性很強。這種經濟上的合作模式,其實已經形成了一種互利共贏的局面。如果結成聯盟,可能會讓其他國家對中俄的經濟合作產生誤解,認為這是一種排他性的經濟集團。
普京(資料圖)
中方說中俄的關系是合作不結盟,這番話不僅是說給西方聽的,也是說給俄羅斯聽的。中國外交一直奉行不結盟的政策,這體現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不會讓人屈從,但也不會依附他人。中俄合作是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展開,這一點毋庸置疑。就像俄總統普京所說的那樣,中俄關系正處于歷史的最高點。因此,中俄不需要依靠結盟來維持合作關系,中國也不需要改變自己一直堅持的戰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