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專注于提升少兒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公益平臺,“陳瑤慧讀樂寫屋”公益服務隊始終以“以讀促寫、以寫潤心”為理念,助力孩子們在文字世界中涵養品格、拓展視野。7月8日,“陳瑤慧讀樂寫屋”組織成員走進南京市金陵小學興智路分校的“‘心’港護航少兒成長夏令營”,本次活動由南京經開區群團工作部主辦,旨在切實解決職工假期 “看護難”問題,為孩子們搭建一個充實快樂、助力全面發展的成長平臺,將讀寫實踐融入文化體驗,讓孩子們在課程中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力量,在互動中提升表達與思考能力,為暑期成長注入別樣活力。
金陵小學王新副校長帶來的“古詩中的家鄉味”課程,以“家鄉”為紐帶,帶領孩子們在古詩中尋覓濃濃的鄉情。課堂伊始,王老師從孩子們熟悉的家鄉美食、風景入手,自然過渡到蘊含家鄉元素的古詩。解析《回鄉偶書》時,他結合賀知章久別歸鄉的經歷,引導孩子們緊扣“笑問客從何處來”中的復雜情感,感受詩人對家鄉的眷戀。隨后,他指導孩子們用“讀—品—悟”的方法自學《靜夜思》等詩篇,通過分享自己的家鄉故事,將詩中的思鄉之情與自身感受相連。課后,王老師布置了“我的家鄉”主題繪畫作業,讓孩子們將古詩中的家鄉味延伸到生活中,在筆墨間深化對家鄉的熱愛。
金陵小學胥望老師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課程,則讓孩子們走進了中華各民族的繽紛世界。課堂上,胥老師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示了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傣族的潑水節、藏族的雪頓節等特色節日,以及各民族獨特的服飾、飲食文化。在互動環節,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模仿民族舞蹈動作,嘗試用簡單的民族語言打招呼。胥老師還講述了各民族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的故事,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中華大家庭”的溫暖與團結,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課程結束后,“陳瑤慧讀樂寫屋”的成員們圍坐分享,紛紛拿出隨身攜帶的讀寫本,將課堂上的感悟轉化為文字:有的記錄下古詩中“家鄉味”的細膩描寫,有的用短句勾勒民族文化的鮮活場景,還有的以日記形式寫下對“家與國”的思考。這正是“陳瑤慧讀樂寫屋”的初心所在——讓孩子們在體驗中積累素材,在思考中錘煉表達,讓讀寫成為連接內心與世界的橋梁。
未來,“陳瑤慧讀樂寫屋”將繼續以夏令營等實踐活動為載體,讓孩子們在文字中汲取力量,在表達中收獲成長,真正實現“讀有所悟、寫有所得、樂在其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