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四木相對論,作者:Lax、dreamy,題圖來自:AI生成
一款幫忙“作弊”的AI產品,一個熱衷病毒式傳播的創始人——就是當前最火的 AI 產品 Cluely 和它的創始人 Roy Lee。
Roy Lee的故事已經傳遍AI圈。今年年初,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的大二學生Roy,因為面試受阻開發了一款能繞過錄制軟件檢測、幫求職者把答案顯示在屏幕上的“面試作弊”軟件。
用這款工具,Roy先后通過亞馬遜、Meta、TikTok和Capital One等頂級科技公司的面試,拿下4份令人羨慕的offer。但由于被匿名舉報在面試中作弊,他被哥倫比亞大學停學。
接到停學通知的Roy直接選擇退學,和另一位哥大退學的同學Neel Shanmugam成立了公司——就是如今我們看到的,被a16z、Abstract Ventures等投資機構追捧的Cluely。
*Cluely在屏幕上為用戶展示回復建議、總結信息
最近,一個 a16z 專訪 Roy Lee 的視頻,讓他和 Cluely 的熱度又大漲了一波。
視頻中的Roy說,基于產品力和PMF(產品功能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來做增長的方法已死。他直言:“廣告投放、SEO來獲取新用戶,性價比太低。只有在社交媒體上做爆款短視頻、造梗來讓用戶主動轉發傳播,才是獲取新用戶的最佳方法”。
Roy分享的社交媒體算法機制,聽起來有自己的taste:“平臺偏好富有爭議性的內容,所以你必須學會‘越界’,這樣才能博眼球”,“別家公司花幾百萬美元投超級碗的廣告,我花2萬美元就能達到同樣的曝光度”。
特立獨行的產品和創始人,吸引了頂級風投機構 a16z 的目光。a16z主投AI應用的合伙人Bryan Kim相信在混亂的AI戰場,造勢才能沖出重圍。
*Roy的X標簽強調自己的退學經歷
所以,Cluely 獲得了 a16z 1500萬美元的投資,投后估值約1.2億美元。馬斯克也聯系到了 Roy,提出要以10億美元收購 Cluely,但被立刻拒絕。
但和表面光鮮相反,批評、抵制 Cluely 和 Roy 的輿論也越來越多。
幾個月前,外媒記者真實體驗后,認為這款產品并不能真正幫助解決問題。最近,外網上的真實用戶還在頻繁曝光 Cluely 回復太“傻”、反應時間太長、引起會議音頻問題、無法回復等等一系列糟糕體驗。
*外媒記者測試認為Cluely的回復并不能幫自己解決編輯的提問
*Raddit上的用戶發現Cluely在幫助面試時直接罷工
還有的,直接甚至開發出和他理念對立的產品。
*哥倫比亞大學學生 Antonio Li 和 Patrick Shen開發了一個反 Cluely 工具 Truely,可以檢測與用戶通話的是否為真人
在最令 Roy 驕傲的內容營銷層面,我們查閱第三方數據,發現 Cluely 的用戶量似乎并沒有因為營銷策略而增長——是a16z的一波新聞官宣給它的官網流量帶來近期最大的漲幅,TikTok 上 Cluely 矩陣號的粉絲數也鮮少上千。
與持續的黑紅相比,Cluely 的風評似乎正徹底轉向硬幣的另一面。
網上不缺“黑粉”,但Cluely的特別多
定位為“Cheat on everything”(在一切事情上作弊)的 Cluely 從剛開始被關注時就不缺“黑粉”。
看起來,最大的“黑粉頭子”是硅谷知名孵化器 YC 的 CEO Garry Tan。
在 a16z 官宣投資 Cluely 后的第二天,Garry 發了一條他已經將“cluely”設置為永久屏蔽詞的帖子。在 X 上擁有58萬粉的 Garry 是妥妥的科技圈網紅,這條帖子目前已經有接近90萬的瀏覽量。
*YC CEO Garry Tan 發布的永久屏蔽“cluely”關鍵詞的帖子
當時,Cluely 的創始人 Roy 在16分鐘后迅速出現并回復了 Garry 的帖子。他在賣慘的同時也祈求能重新贏得 Garry 的尊重,但 Garry 隨后只是回復了一個“敬禮”的表情。
評論區的網友們基本都在為 Garry 叫好,陸續曬出同樣屏蔽了“cluely”關鍵字的截圖。
還有網友“貼心地”提醒,“當你為他們發了帖子時,其實就已經是在幫他們做營銷了”。Garry 回復,“這是最后一條帖子了,我保證”。
X 上的網友們還算比較克制,屏蔽拉黑一下就算完事。
到YouTube 上,大家基本都直接開噴了。
在官宣投資新聞后幾天,a16z 發布了一條專訪 Roy 及其聯創的視頻,評論區幾乎是清一色的差評。
“從這孩子收到的風投公司的報導和關注來看,你會誤以為他治愈了癌癥”。
“他給世界帶來的價值幾乎為0,看這個視頻真是浪費時間”。
“他還以為人們不知道爆款視頻對產品增長的幫助嗎?他搞得好像他發明了怎么用火一樣”。
*a16z在YouTube上發布的專訪視頻,目前已有4萬瀏覽
網友們噴 Cluely 和 Roy 時,甚至連投資方 a16z 也不放過。
“請 a16z 全體董事會成員去上基本道德課程謝謝”。
“雖然整體上看好 a16z,但這次投資顯得極其短視”。
站在 a16z 的角度,投資行為已經將雙方綁在一起了,專訪本身也是為了給對方造勢。但如今的傳播效果卻很難評價。或許真的黑紅也是紅?
病毒營銷沒帶來爆發式增長?
考慮到創始人 Roy 這么會玩社交媒體、擅長做爆款短視頻引起病毒式傳播,那理論上產品增長的數據表現應該挺不錯。于是,我們去扒了下 Cluely 官網的流量數據。
提前說明一下,Cluely 的產品形態是運行在用戶電腦本地的客戶端,官網流量并不能直接代表活躍用戶數。但它沒有 App ,也沒有其他分銷渠道,下載客戶端的來源只有官網,所以官網瀏覽數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潛在新用戶的數量。
Cluely 官網近28天的訪問量,最高的一天是6月21日,達到快15萬,也就是 a16z 官宣1500萬美元投資的第二天。這個數據量雖然不低,但也算不上高——和Cluely作弊功能“對立”的AI檢測器 ZeroGPT,近28天日均訪問量是50萬左右。
在 a16z 官宣操作之前,Cluely的網站日訪問量一直在5萬左右徘徊。看起來,Roy 引以為豪的病毒營銷還是比不過“流量王”金主爸爸帶飛。
*Cluely官網近28天的訪問量
再看看訪問官網的用戶地理位置占比。
整個5月,Cluely流量來源最高的國家是印度,占到了總訪問量的近30%。雖然,印度人也說英語,但 Cluely 一直是主打美國市場。
*Cluely官網5月訪問用戶的地理位置分布
重頭戲來了。我們決定分析一下官網的流量來源,看看能不能歸因到Roy口中Cluely最擅長的病毒式傳播上。
近28天的入站流量里(指流量來源網站),排名最高的是 land-book,這是一個分享高質量網頁設計的網站。好吧, Cluely 的官網設計確實比較簡約,但比它好看的似乎也不少?
*Cluely官網近28天的流量來源網站
再看看 Roy 理論上的主戰場——社交媒體的導流情況。
主流社媒導流到Cluely官網的數據,轉化最高的是 Twitter,貢獻了超過60%。而 Roy 自己卻說 Twitter “整體上是滯后的,他們根本無法接受 Instagram 和 TikTok 上爆款的文化”。他在專訪中還說,“我們的主要轉化渠道都來自 Instagram 和 TikTok 的短視頻”。
事實似乎并不是這樣。
*各主流社交媒體導流到 Cluely 官網的大小占比
據說Roy 拿了融資款后,去 TikTok 上開了1萬個 Cluely 的矩陣賬號,專門做短視頻,搞病毒營銷。結果 Twitter 上有網友扒了 Cluely 的多個 TT 賬號,發現粉絲數都很低,基本都在幾十粉絲到幾百粉絲之間。
*TikTok 上疑似 Cluely 官方創建的眾多賬號
Reddit炸了:吐槽Cluely功能的帖子太多
目前,海外知名論壇 Reddit 上使用 Cluely 的帖子,大約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咨詢,用戶會問能不能用在某考試/面試場景中,會不會被發現;另一類是吐槽,狂噴產品功能有多不好用。
*注:FAANG是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的首字母縮寫
*注:Chime是Amazon的視頻會議產品,Amazon用它來進行面試
*注:GRE家庭考試允許考生在家參加,通過線上進行
能看出來,盡管 Cluely 主打的產品力之一是“隱藏式、不會被發現”,但基本無法消除用戶的擔憂。畢竟,真被抓到作弊的后果還得用戶自己承擔。也有網友稱,基本上主流的硅谷大廠們已經把 Cluely 封殺了,有朋友用 Cluely 參加面試,已經被黑名單了。
而另一邊,已經大膽嘗新的用戶基本都是在怒噴 Cluely。大家的噴射范圍幾乎覆蓋了這款產品的方方面面,多到刷不完。
一邊是1.2億的估值和熱乎的1500萬美元投資,另一邊是看不到的流量增長以及現有用戶的瘋狂吐槽,Cluely 似乎正在成為史上最分裂的 AI 產品。
仔細想想,或許這也是 Roy 的增長策略之一?先拉低用戶的預期以求后續更新的反彈,同時通過漫天的吐槽貼進一步提高曝光量和關注度?
好吧,我圓不回來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四木相對論,作者:Lax、dreamy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hezu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62725.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