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4年啟動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后,2025年持續深化專項治理,以《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為遵循,聚焦“公平、規范、高效”目標,全面推進招生入學工作。當前正值2025年招生錄取工作全面推進的關鍵階段,各地需嚴格對標教育部七項重點任務,堅決筑牢招生工作安全防線。
以規范執行筑牢政策根基
從政策執行層面來看,部分學校受傳統辦學思維和利益驅動,仍試圖通過隱性方式“掐尖招生”,如以興趣班、特長班等名義變相篩選,或與校外培訓機構合作提前選拔生源,導致“免試就近入學”和“公民同招”政策難以落地。此外,區域間教育資源差異顯著,優質學校與普通學校差距過大,引發學區房炒作,再加上執行標準不統一、規范不細化、責任分工不明晰,影響政策權威性和實效性。針對這些問題,各地可借鑒山東省青島市的經驗,建立“陽光招生”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和紀檢、民政等多部門力量,加強溝通與協調,形成強有力的監督合力。在招生季開展專項督查,對違規行為嚴肅查處并公開通報,以嚴格的監督問責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同時,還可參考浙江省杭州市利用數字化手段打造“入學早知道”招生報名平臺的做法,通過技術手段規范招生流程,減少人為干預空間,形成更加透明、公平的招生機制,讓“教育入學一件事”更便捷、更惠民。
用溝通信任化解教育焦慮
在社會認知層面,家長對陽光招生政策仍存在誤解與焦慮,擔心“就近入學”會使孩子錯失優質教育資源。這種觀念受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均衡、社會輿論及從眾心理等多方面的影響,加之培訓機構和中介機構的推波助瀾,更加劇了家長的教育焦慮。對此,各地應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堅持“用戶思維”,利用官方媒體、學校公眾號、社區宣傳等多渠道,全面深入地向家長和社會解讀陽光招生政策、招生簡章、日程安排等,確保家長能夠方便快捷地了解政策優勢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成果,消除誤解,向家長普及正確的教育理念,引導他們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形成合理的預期。設立招生服務電話、咨詢微信群等,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及時答疑解惑。還可邀請家長代表全程參與招生監督工作,增強家長對招生過程的信任,提升其對陽光招生政策的認可度。
靠創新共享提升教育保障
在資源協調與保障方面,城鎮化進程加快導致人口流動頻繁,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數量增多,部分地區教育資源難以滿足入學需求,特殊群體入學保障成效亟待增強。同時,多部門協同配合存在數據共享不暢、溝通困難等問題,信息化建設也受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約。各地可借鑒浙江省寧波市打通多部門數據壁壘的經驗,加大投入建設先進的招生平臺,實現數據實時共享和高效核驗,精準預測學位供需和趨勢,開展“紅黃綠”三級入學預警,避免家長盲目追捧熱點學區,提升招生工作效率和準確性。針對學位緊張問題,政府應持續加大教育投入,通過新建、改擴建學校,優化學校布局,合理劃分招生范圍,提升薄弱學校辦學質量等方式,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保障特殊群體入學權益,重點攻堅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薄弱環節。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義務教育陽光招生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面對推進過程中的種種難題,各地應積極借鑒先進經驗,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本區域的陽光招生模式,讓教育的陽光真正普照每一個孩子。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11日 第07版
作者:尚偉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