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與明代科學家李之藻合作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彩繪中文版世界地圖。400多年后,南京博物院以這件“鎮院之寶”為創作基礎,打造年度重點項目“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南京博物院VR大空間沉浸式展覽”。7月10日開展首日,便迎來800余名觀眾互動體驗。
這是7月10日,觀眾在南京博物院體驗VR展。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在這場融合歷史、地理、天文、航海和想象于一體的旅程中,觀眾只需佩戴虛擬現實(VR)設備,便可在超百平方米的空間內自由探索,親歷古人對地球、星空和世界文明的奇思妙想。
“展覽一開始就還原了利瑪竇和李之藻共同繪制《坤輿萬國全圖》的場景。跟著畫面提示伸手,還能模擬翻閱一旁的資料,細節滿滿,效果逼真?!苯Y束高考的姜子涵從吉林到南京來旅游,得知南京博物院上新了沉浸式展覽,便立馬購票前來體驗。
據南京博物院展覽運營策劃負責人徐小虎介紹,《坤輿萬國全圖》繪制于明代萬歷年間,它以當時的西方世界地圖為藍本,改變了當時通行的將歐洲居于地圖中央的格局,首創性地將中國放在世界地圖的最中央,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具有重要史料價值。
由于該文物對保存環境要求較高,展示一段時間后就需要進入“休眠期”,許多觀眾難以一睹文物真容。“《坤輿萬國全圖》內容包羅萬象,細節豐富,我們認為可通過創新手段實現其文化價值的多維度釋放。為此,團隊早在一年多前就開始籌備此次展覽,希望用數字技術打破時空限制,拓展觀眾感知文物的渠道,加深他們對文物的理解。”徐小虎說。
據悉,此次展覽從策劃、編劇、導演到內容制作等,均由南京博物院全程主導。在策劃階段,學術團隊就致力于發掘、研究《坤輿萬國全圖》的內涵與外延,從人物服飾、動作細節、人物方言,到建筑樣式、文物呈現,均進行嚴格考證,確保內容的嚴謹性。
除了內容獨特,策劃團隊還積極運用VR技術與沉浸式交互手段,打造一個可身臨其境的輿圖世界?!拔覀儾捎昧诵碌拇罂臻g技術,觀眾佩戴設備后無需手柄或按鈕,就能在不受拘束的狀態下完成全程約30分鐘的觀展體驗?!毙煨』⒄f。
這是7月10日,觀眾在南京博物院體驗VR展。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近年來,隨著“文博熱”興起,傳統的實物展陳方式已難以滿足觀眾更深層次的文化需求,VR、AR等技術手段的出現讓文物“活”了起來,拉近了觀眾與歷史之間的距離。
“原來文物還可以這樣看!”來自浙江的六年級學生王雅靜看完展覽后驚嘆道。她說自己平時很喜歡逛博物館,但如果沒有講解,很難讀懂一些文物背后的故事。而在此次展覽中,她仿佛真正走進這張歷史地圖,站在《坤輿萬國全圖》中所繪的九重天上,俯瞰日月星辰,坐上大明寶船遨游大洋,在雙塔情緣中邂逅風月同天的中式浪漫。
正如南京博物院策展團隊所言:“我們希望觀眾不僅是看到這張地圖,而是能夠親自走進去,成為故事的一部分,去理解400年前的人們是如何從大明出發構想整個世界?!?/p>
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不僅豐富了大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為國際傳播開辟新路徑,讓世界看到中國文化之美。
“展覽中所講到的中西方文明互鑒故事,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國際吸引力。”徐小虎說,在中華文化影響力日益提升的當下,展覽策劃團隊計劃將這一優質IP推廣到歐洲、非洲等地,希望通過以這樣的形式,為海外觀眾提供一扇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窗口。(記者朱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