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中國航海日到來之際,寧波航標處、寧波鎮海海事處聯合鎮海區青少年宮為20余名青少年打造了一場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航海文化實踐課。活動突破傳統課堂模式,通過歷史溯源、技術解密、技能比拼三大維度,帶領學生們近距離感受航海事業的魅力與責任。
活動現場。寧波航標處供圖
在鎮海港埠公司,百年港口的變遷史化作生動教材。志愿者以鎮海港區地圖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們在一張張見證港區建設的斑駁影像中感受港口巨變背后的奮斗故事與拼搏精神,在陳舊的歷史物件中沉浸式體驗港區從灘涂之地發展為世界級港口的波瀾壯闊歷程。
隨后,隊伍轉場至寧波航標處開展沉浸式學習。學生們登上航標夾持船“海巡16406”,工作人員現場講解航標知識與航標夾持裝置。海事執法人員通過實物展示與情景模擬,指導學生正確穿戴救生衣,豐富其水上安全知識,提升青少年防溺水意識。在乘船巡航鎮海港區時,學生們實地觀察港口通航環境與船舶調度系統,進一步理解航海安全與效率的平衡之道。
活動現場。寧波航標處供圖
為深化實踐認知,活動特別設置航海技能接力賽環節。志愿者們向學生們示范平結、八字結等4種船舶常用繩結的打法,隨后學生分組進行“航海文化趣味接力賽”。每組4人需依次完成指定繩結制作與救生衣穿戴,由工作人員根據操作規范性與用時進行綜合評分。現場還延伸講解了船舶繩結應用場景、救生設備發展史等知識,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以前覺得航海就是開船,現在才知道背后有這么多技術支撐。”一名參與活動的學生說。海事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將開發更多元的活動形式,激發青少年對海洋事業的興趣,滋養更多青少年的藍色夢想。(王梓寧、王臻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