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個人覺得這事很不好說,如果非要我二選一,我可能會覺得時勢造英雄的幾率會更多一些。
總體上來說,一個人的功成名就,需要自己爭氣,但也需要考慮特殊背景和環(huán)境的加持。
比如本文的主人公陳慶之,這個人在民間、江湖上都是名氣很大的,“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這句廣為流傳的詩句就是說他。但是真要對他率7000兵士攻占洛陽一事進行合理的邏輯推斷,就會對他的豐功偉績打上疑問號。而且無論是唐還是宋,武廟名將都沒有他的份,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話不多說,咱們直接擺事實、講依據(jù)。
滅掉葛榮后,爾朱榮集團全體得到了封賞,爾朱榮本人更是成了太師、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諸軍事,增封十萬戶。妥妥的北魏話事人!
戰(zhàn)后,爾朱榮安排武川頭咖賀拔勝大都督鎮(zhèn)中山以繼續(xù)穩(wěn)定河北局勢。
葛榮余黨韓樓復據(jù)幽州反,北邊被其患。爾朱榮以撫軍將軍賀拔勝為大都督,鎮(zhèn)中山;樓畏勝威名,不敢南出
然后,爾朱榮自己率軍回山西去消化戰(zhàn)爭所得了。那么多剛剛收編的六鎮(zhèn)猛男,得給他們整點思想教育培訓才行!
但是,北魏持續(xù)這么亂哄哄的,“好鄰居”南梁就沒有一丁點反應(yīng)嗎?這是不可能的!河陰之變后,北魏的北海王元顥、汝南王元悅、臨淮王元彧全都南投,北青州刺史元世俊、南荊州刺史李志舉州來降,蕭衍收復了淮河第一重鎮(zhèn)壽陽,迎來了史上最佳的北伐時機。
528年十月,蕭衍封了在河陰之變后逃奔過來的元顥為魏王,派東宮直閣將軍陳慶之帶兵護送還北。啥意思呢?漂亮國就經(jīng)常這么干,我要我認同的魏王,不要你們自己選舉出來的魏王。
形勢對南梁還是相當有利的,就在蕭衍派陳慶之護送元顥北上的前后腳,北魏豫州刺史鄧獻也帶著轄區(qū)歸化了。
冬十月丁亥,以魏北海王元顥為魏主,遣東宮直閣將軍陳慶之衛(wèi)送還北。魏豫州刺史鄧獻以地內(nèi)屬
但是,陳慶之帶著元顥走到當時的邊境線铚縣(濉溪縣),就沒了動靜,人家這個自駕游旅行團先想著過年的事情了。
蕭衍這邊也很云淡風輕,一切隨緣吧,既沒有催促陳慶之趕緊北上,也沒有追加北伐的投入。我們的蕭菩薩主打就是一個“做了就可以問心無愧了”。
蕭菩薩和陳慶之沒有爭分奪秒的時間觀念最終帶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yīng)。因為人心深處,每個人都會有專屬自己的算法的,沒人會真正等著你來當救世主的。
話說河北亂成一鍋粥的時候,河北有一股本土力量南下避禍了。跟永嘉之亂的衣冠南渡是一個意思。
初,杜洛周、鮮于脩禮為寇,瀛冀諸州人多避亂南向
這幫人的帶頭大哥是誰呢?對抗了杜洛周和葛榮將近三年的幽州前北平府主簿刑杲。這幫人南逃到了青州北海界。胡太后詔流民所在皆置郡縣,選豪族為太守縣令以鎮(zhèn)之,當時青州刺史元世俊表刑杲為太守,但因為走流程太慢,刑杲直接生氣造反了。
難民這個群體,大家要認真去思考,他們一般跟當?shù)貏萘κ遣粚Ω兜模驗橐獱帄Z生存資源嘛。所以千萬不能讓他們找到旗幟、聽到集結(jié)號。所以刑杲宣布造反之后,不到一個月就聚集了十多萬人過上了殺人放火、喝酒吃肉的生活。
所在流人先為土人凌忽,聞杲起逆,率來從之,旬朔之間,眾逾十萬。劫掠村塢,毒害民人,齊人號之為"榆賊"。先是,河南人常笑河北人好食榆葉,故因以號之。杲東掠光州,盡海而還
所以到了529年,當時的洛陽其實面臨著兩個火燒眉毛的巨大威脅:一個便是陳慶之護送的元顥要北上奪位;一個便是東邊的青州已經(jīng)聚集一個十萬級別的匪幫了。
這個事情肯定還是得爾朱榮集團來處理的,是先平亂還是先御敵呢?最后洛陽指揮部決定,還是先平亂吧,畢竟流民軍這玩意傳播性太強了。所以在529年三月,讓元天穆帶著洛陽的全部力量去山東平叛了。
天穆以諸將多欲擊杲,又魏朝亦以顥為孤弱不足慮,命天穆等先定齊地,還師擊顥,遂引兵東出
好家伙,攘外必先安內(nèi),結(jié)果給陳慶之安出了一個千古之名。因為爾朱榮在山西、元天穆在山東、賀拔勝在河北,陳慶之進河南那就跟走參觀通道一般。
529年四月,陳慶之終于動了,自铚縣(濉溪縣)出發(fā)進拔滎城隨后來到了重鎮(zhèn)睢陽(商丘)。
但是,我們的白袍將軍怎么能寫成是保送到睢陽的呢?所以《資治通鑒》指出,魏將丘大千有七萬人,分筑了九城等著陳慶之攻堅,陳慶之自早晨打到下午,攻陷其三壘,丘大千投降。
就這劇本,估計我們的丞相諸葛亮知道了都得掀棺材板了,你們埋汰誰呢?想當年我們蜀國幾萬將士,攻打一個只有上千守軍的陳倉城都那么難,到陳慶之這里,幾千人就可以對戰(zhàn)7萬守軍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了?
其實大家稍微懂點腦筋想一想,這個丘大千要是真的手下有七萬部眾,他會是這調(diào)調(diào)?不裂土封王甚至直接稱帝,他都覺得自己對不起這個亂世。
但是大家要是想一想,《資治通鑒》這個說法是直接引用《梁書.陳慶之傳》的記錄,就啥都明白了。我們大梁戰(zhàn)神怎么會是隨隨便便成功的呢?
魏將丘大千有眾七萬,分筑九城以相拒。慶之攻之,自旦至申,陷其三壘,大千乃降
反正這事大家別較真,較真就沒法聊了。
隨后,陳慶之繼續(xù)北上,北魏濟陰王元暉業(yè)率二萬羽林軍駐扎于考城(河南民權(quán)縣東北),陳慶之又率軍攻取考城活捉了元暉業(yè)。
這個事情,大家需要關(guān)注的是,此時的北魏還能騰出二萬羽林軍給元暉業(yè)嗎?
也就在這個時候,元天穆和爾朱兆在濟南擊敗并抓獲了邢杲。濟南到考城的距離大家先心里有個數(shù)哈,后面會用到的。
陳慶之這次光輝戰(zhàn)績還是來源于《梁書.陳慶之傳》:
時魏征東將軍濟陰王元暉業(yè)率羽林庶子二萬人來救梁、宋,進屯考城,城四面縈水,守備嚴固。慶之命浮水筑壘,攻陷其城,生擒暉業(yè),獲租車七千八百輛
幾千人對戰(zhàn)2萬羽林軍(禁軍精銳),還是攻打四面縈水、守備嚴固的堅城,陳慶之簡直就是神了,再次輕松拿下。
陳慶之隨后繼續(xù)往前進軍來到滎陽,此時北魏命東南道大都督楊昱鎮(zhèn)滎陽,命尚書仆射爾朱世隆鎮(zhèn)虎牢。據(jù)《資治通鑒》記載,滎陽城里此時有七萬大軍,陳慶之第一遍沒拿下,元顥派人勸降楊昱也沒成功,隨后元天穆和爾朱兆率大軍相繼來到滎陽。
楊昱擁眾七萬,據(jù)滎陽,慶之攻之,未拔,顥遣人說昱使降,昱不從;天穆、吐沒兒前后繼至,旗鼓相望
又是七萬大軍,北魏的兵力真是豐富哈!然后元天穆也坐飛機從濟南趕到了滎陽,果然體現(xiàn)了北魏速度。
第一次沒打下滎陽,梁軍就有點泄氣了,但陳慶之表示,咱們這一路北上殺了這么多男人、禍禍了那么多女人,我們七千人,人家三十萬,不進則死,必須拿下滎陽自保。最后梁軍眾志成城,將士們蟻附攻城,成功拿下了滎陽。
梁士卒皆恐,慶之解鞍秣馬,諭將士曰:“吾至此以來,屠城略地,實為不少;君等殺人父兄、掠人子女,亦無算矣;天穆之眾,皆是仇讎。我輩眾才七千,虜眾三十余萬,今日之事,唯有必死乃可得生耳。虜騎多,不可與之野戰(zhàn),當及其未盡至,急攻取其城而據(jù)之。諸君勿或狐疑,自取屠膾。”乃鼓之,使登城,將士即相帥蟻附而入,癸酉,拔滎陽,執(zhí)楊昱
隨后,陳慶之又扭過頭來帶著三千騎兵背城一戰(zhàn)打垮了元天穆和爾朱兆。
俄而天穆等引兵圍城,慶之帥騎三千背城力戰(zhàn),大破之,天穆、吐沒兒皆走
反正,陳慶之這7000人甭管北魏是7萬、2萬還是30萬,逮誰滅誰。
但是《資治通鑒》的那些作者隨后應(yīng)該是分神了,立馬就露出了馬腳。因為犧牲了500同志,要拿楊昱的命來泄憤,主動交代了梁軍北上三千里,之前連箭都沒浪費一支。不放一箭都可以跟丘大千那7萬人血戰(zhàn)半天、都能打崩北魏2萬羽林軍還活捉人家主將,更能夠攻下有30萬守軍的堅城滎陽僅僅傷亡500,這樣的陳慶之和梁軍,你們不服不行!
諸將三百余人伏顥賬前請曰:陛下渡江三千里,無遺鏃之費,昨滎陽城下一朝殺傷五百余人,愿乞楊昱以快眾意!
最終元顥打圓場,說楊昱是忠臣,最終殺了楊昱部將三十七人挖心吃了消氣。
顥曰:我在江東聞梁主言,初舉兵下都,袁昂為吳郡不降,每稱其忠節(jié)。楊昱忠臣,奈何殺之!此外唯卿等所取。于是斬昱所部統(tǒng)帥三十七人,皆刳其心而食之
大家要是有一定的歷史印象,能聯(lián)想到神勇千古無二的相遇被差點沒崩盤的劉邦擋在滎陽一線三年多,作何感想呢?
其實在《魏書.楊昱傳》中,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比如楊昱是臨時走馬上任的(還朝未幾,屬元顥侵逼大梁,除昱征東將軍、右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使持節(jié)、假車騎將軍,為南道大都督,鎮(zhèn)榮陽)。陳慶之這一路也是“乘虛徑進”,并在兵力上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大兵集于城下”。
而且在這次北伐的招牌人物元顥的本傳中,除了在考城擊敗元暉業(yè)外,其他戰(zhàn)事根本就沒提。這并不是說滎陽一定沒打,但至少損失500人的戰(zhàn)事不值一提。
梁武以為魏主,假之兵將,令其北入。永安二年四月,于梁國城南登壇燔燎,年號孝基元年。莊帝詔濟陰王暉業(yè)于考城拒之,為顥所禽。莊帝北幸,顥遂入洛,改稱建武元年
這些牛頭不對馬嘴的事情還沒完,《梁書.陳慶之傳》中把元天穆和爾朱兆拉過來給陳慶之作戰(zhàn)績背書了。但據(jù)元天穆本傳記載,元顥乘虛攻陷滎陽后元子攸就迅速北逃了,隨后元天穆率軍渡河去了河內(nèi)。人家根本就沒去滎陽!
時元顥乘虛陷滎陽,天穆聞莊帝北巡,自畢公壘北渡,會車駕于河內(nèi)
有些朋友又會抬杠了,為什么就不能是元天穆在滎陽被陳慶之迎頭痛擊打哭了才投奔河內(nèi)的呢?這支剛剛搞死葛榮、滅了邢杲的隊伍,會被幾千人的陳慶之打哭嗎?大家知道元天穆和爾朱兆麾下有那些人嗎?高歡、賀拔岳、侯莫陳崇這些人都在!而且在他們的傳記中,《魏書》、《北齊書》、《周書》、《北史》所有版本的史書之中都沒有滎陽之戰(zhàn)的任何記錄。
如果上述的這些事情還不能說明問題,我們就再來算算時間賬吧!
五月二十二,陳慶之攻克滎陽,緊跟著爾朱世隆不戰(zhàn)而逃。五月二十三,元子攸就跑了。五月二十四,元子攸都跨過黃河逃到河內(nèi)了。五月二十五,陳慶之都入洛陽了。這像打出來的效果嗎?
癸酉,元顥陷滎陽,執(zhí)楊昱。爾朱世隆棄虎牢遁還。甲戌,車駕北巡。乙亥,幸河內(nèi)。丙子,元顥入洛
另外大家想一想,滎陽一丟,爾朱世隆為什么連虎牢關(guān)也丟下不要了呢?慫到這程度了嗎?連試都不敢試了嗎?說明洛陽周圍確實是兵力空虛,所以爾朱世隆和元子攸才會集體這么慌不擇路。
反正,陳慶之帶兵入洛陽的大致過程就是這個樣子的。有陳慶之對戰(zhàn)機的把握能力在里面,但要真如《梁書.陳慶之傳》那么去寫,真的就有點過了。
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fā)铚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zhàn),所向無前。
慶之以數(shù)千之眾,自發(fā)铚縣至洛陽,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zhàn),所向皆克。這是讓人不敢相信的事情!
最后,我們來合理推演一下陳慶之北上的真實過程吧:
南梁軍隊北上的時候,北魏最猛的爾朱榮軍團回山西去吸收降卒了、次猛的元天穆軍團去山東剿匪了,還有賀拔勝也被幽州叛亂給牽制在了中山,由于邢杲兵眾十余萬,元天穆帶走了洛陽的大量主力,后面東西魏的猛將都跟著去了山東戰(zhàn)場。洛陽周圍一片虛空。
陳慶之北上遇到的第一個對手丘大千是一個習慣性逃跑的軟蛋,自铚縣(濉溪縣)到睢陽不太可能遇到7萬阻擊軍隊,也不太可能遇到丘大千的強力阻擊。
陳慶之遇到最強阻擊戰(zhàn)應(yīng)該是考城之戰(zhàn),因為這是最大牌當事人元顥傳中唯一記載了的戰(zhàn)事。但應(yīng)該是沒有2萬羽林軍的,因為已經(jīng)被抽空了的洛陽調(diào)不出這么多羽林軍。
然后便是滎陽之戰(zhàn),基本上可以確定就是趁虛而入,滎陽城內(nèi)因為兵力空虛,所以迅速崩潰了。
最后就是元子攸帶頭逃跑避禍了,各部勢力也隨即跑到了河內(nèi),陳慶之幾乎是和平解放了洛陽。
總的來講,陳慶之在安撫將士、把握戰(zhàn)機、奮勇殺敵這些方面是可圈可點的,但是要說他帶著幾千人就打硬仗打出了“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zhàn)皆勝”的逆天戰(zhàn)績,這事還真讓人難以置信。
陳慶之之所以后面被神化,其實是有很多方面的機緣條件的,大致如下:
首先是北魏當時亂成一鍋粥,洛陽周圍的國防出現(xiàn)了巨大的軍事真空,不然陳慶之那幾千人沒那么順利的。
其次是北魏剛剛換主,元子攸這塊政治招牌還不能完全服眾,身為皇室成員的元顥身上同樣有著巨大的復辟影響力,北魏軍沒有爾朱榮這樣大咖坐鎮(zhèn),觀望心理會很嚴重,抵抗意愿不強,基本上是半推半就吧,誰當皇帝不是當,我們拼啥命呢?
然后就是北魏首都洛陽剛剛經(jīng)歷了河陰之變的劇烈政治重組,實控能力大大降低,但再怎么說,那是首都,是政治符號,陳慶之拿下過它,就可以吹一吹,跟桓溫、劉裕的北伐是一樣。
最后是整個時代,當然是指南朝,需要陳慶之這么一個英雄人物。南朝已經(jīng)多少年對北朝軍事乏力了?所以你陳慶之是怎么進入洛陽的不重要,洛陽得而復失也不重要,陳慶之隨即全軍覆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陳慶之進入過洛陽……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陳慶之的光輝宣傳基本上都集中在南朝的史書。
最為核心的一點是整個爾朱榮集團和北魏都成了最后的失敗者,人家南梁用這種注水戰(zhàn)績來惡心你們,你們連還嘴的機會的都沒有,爾朱榮、元天穆乃至皇帝元子攸此時都僅僅還有一年多的陽壽。高歡、宇文泰、賀拔岳等人之后都另立門戶了,北方連個解釋材料都沒來得及出,或者無所謂去解釋什么了……反正惡心的又不是我們北周和北齊,更不是隋唐。
南朝所有的親歷者也全掛了,后面就剩陳慶之一個人化妝成和尚才逃回建康的,也就是說南梁方面也是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能張嘴的人都走了,最后一個必須就是人民藝術(shù)家。
綜上所述,陳慶之的神話水分很足,但這對蕭衍和南梁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但是陳慶之“千軍萬馬避白袍”的神話為什么在民間流傳度極廣呢?因為這種超級畫面感很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想象力,跟他們想象李元霸拎著兩只單重400斤的大錘打遍天下無敵手,把十萬大軍殺得屁滾尿流,是一樣的。
但是,我們還是要學會從正面去理解這件事,南梁需要英雄來提升士氣,需要打造信佛便有幾千人暴打幾十萬人的福報之國防優(yōu)越感。至于在河陰殺了兩千多名北魏士大夫的爾朱榮,被打臉了就被打臉了唄。
所以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之中,也要充分理解,為什么有些人突然之間就紅了?有些人紅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
世間萬事,真實性永遠只會是相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