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社交平臺,#風油精的隱藏用法#話題閱讀量突破8億,隨手一翻都是網友的“真香現場”。
曾有人曾吐槽它“味道沖得頭暈”“老掉牙的東西”,如今卻被它的萬能功效圈粉,甚至常待的地方都備有一瓶風油精。
而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貿易市場,3毫升裝的中國風油精常被當作“硬通貨”流通,一瓶小小的風油精在當地能兌換5公斤玉米或3只活雞,甚至有的攤位前還掛出“風油精優先換購”的招牌。
這個售價僅3元的綠色小瓶,正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走紅,從家庭藥箱的角落走到生活舞臺中央。
國民神油的逆襲之路
1976年,福建漳州香料廠推出首款水仙牌風油精時,它還只是用于驅蚊止癢。
但在當時物資匱乏的時代,3毛錢一瓶的風油精憑借“驅蚊止癢、提神醒腦”的基礎功能,成功闖進人們日常生活中。
據漳州檔案館資料顯示,1986年水仙風油精年銷量突破800萬瓶,按當時全國人口計算,相當于每160人就擁有一瓶,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小藥”。
風油精迎來“破圈”是它在非洲大陸的意外走紅。2015年,中國援非醫療隊將風油精帶入非洲后,沒想到不起眼的它竟然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非洲農民發現抹一點在額頭能抵御4小時蚊蟲叮咬,要知道非洲的蚊蟲可比中國內地兇猛多了,風油精神奇的功效立即受到當地人的吹捧。
中國風油精在非洲年出口額超1.63億元,在亞馬遜等平臺售價達10美元仍供不應求,被外媒稱為“來自東方的神奇液體”。
生活場景全滲透
這瓶小小的風油精究竟還有什么神奇功效呢?
眾所周知。風油精一抹清涼,提神醒腦,是炎炎夏日必備神器。如工地上的工人在工作前在安全帽內襯滴2滴,其清涼感可維持3小時以上。
對于長時間高空作業的人來說,抹一點在太陽穴,能通過嗅覺刺激保持清醒。據統計,風油精在工地上被廣泛使用后,工地因疲勞導致的操作失誤下降35%。
上海某三甲醫院急診科數據顯示,高溫天氣里,涂抹風油精的戶外作業者中暑發生率比未使用者低42%
特別是近期高溫天氣肆虐,在眾多清涼解暑的產品中可以嘗試一下風油精的威力。
此外風油精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許多小妙招,是“低成本高效能”的代表。
家政行業從業者分享,如果想要清理殘留在家具上的膠質物殘留,只需涂一層風油精靜置5分鐘,殘膠就會軟化脫落,既不會破壞家具表面,又省時省力。
對于因長時間擱置導致皮鞋、皮包等皮面暗沉時,只需在鞋油上滴幾滴風油精,不僅能去除皮面上的氧化層,還能讓該物品更耐臟。
風油精也是“植物護理神器”,水培綠蘿時加一滴,可以有效減少根部腐爛。實驗觀察顯示,滴入風油精和沒滴的對比,綠蘿根系健康度差距極大。
我們在養護花草時經常會看到葉片上密密麻麻的蟲子,這時你用棉簽蘸風油精擦拭葉片,就可驅趕蚜蟲、紅蜘蛛等,且對植物無損傷。
風油精對司機來說不僅可以提神醒腦,避免疲勞駕駛,還可以防霧。
冬天用布蘸風油精擦拭車窗內側,可以減少90%的霧氣凝結,且效果持續4小時以上。還有就是對暈車的人來說,在口罩內側,但要避開鼻孔的位置,滴一滴,再配合按壓內關穴,可以有效避免暈車。
而在風油精神奇妙用的討論帖中,還有更多生活小妙招。
有人用它去除皮具上的圓珠筆印、清潔鍵盤縫隙的油污,即使是廚房瓷磚縫的陳年油漬只需靜置5分鐘,用抹布一擦就凈。
還有人稱風油精是“異味克星”,在鞋柜里放一小盒開蓋的風油精,能大大避免每次開柜門時的臭味沖擊。
在冰箱里放一片浸了風油精的棉花,可以大大減少食物串味的發生。
在皮膚護理方面,風油精也有“隱藏技能”。
皮膚科醫生介紹,對輕度腳氣患者,每日用溫水泡腳后涂一點風油精,堅持一周可明顯緩解瘙癢,這是因為其中的桉葉油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臨床數據顯示真菌清除率達76%。
對輕度燙傷,即皮膚發紅未起泡的,及時涂抹風油精能快速止痛,還能減少水皰形成,愈合時間比單純冷敷縮短2-3天。
除了緩解燙傷,風油精對急性扭傷、肌肉酸痛也有明顯緩解作用,醫學研究證實,涂抹風油精后的消腫速度比傳統熱敷快30%。
并且風油精對失眠人群而言也有獨特功能,經常失眠的人可以睡前在肚臍周圍涂抹風油精,可以幫助你快速進入夢鄉。
風油精的生活小妙招你學會了嗎?如果你還知道其他用途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導發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