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是曹操手下第一號猛將,力大無比,勇猛強悍,和典韋齊名,一個被稱為“虎癡”,一個被稱為“惡來”。曹操曾夸獎許褚說,這是我的樊噲!
許褚擔任曹操的貼身護衛,不僅勇敢,先登作戰,而且,多次在戰場上救過曹操的性命,可以說,功勛赫赫。
曹操征討張繡的時候,許褚率軍先登作戰,一陣沖殺,斬首上萬,許褚從都尉升為校尉。
《三國志 許褚傳》記載:從征張繡,先登,斬首萬計,遷校尉。
曹操討伐袁紹的時候,有個叫徐他的人,想行刺曹操,但是,因為許褚在曹操身邊護衛,寸步不離,徐他不敢下手。
有一次,徐他趁許褚休息了,懷里藏著利刃,準備去刺殺曹操,這時,本來許褚回去了,總覺得心里不踏實,于是,又回來護衛曹操。徐他看見許褚,嚇得臉色都變了,許褚覺察到情況不對,立即殺死了徐他。
曹操這才幸免于難,不然,就遭毒手了。
《三國志 許褚傳》記載:時常從士徐他等謀為逆,以褚常侍左右,憚之不敢發。伺褚休下日,他等懷刀入。褚至下舍心動,即還侍。他等不知,入帳見褚,大驚愕。他色變,褚覺之,即擊殺他等。
潼關之戰的時候,曹操率軍渡河,剛渡了一半,馬超率一萬多精銳騎兵突然殺來,箭如雨下,許褚保護曹操上船,一手撐船,一手舉著馬鞍為曹操擋箭,連船工都被射死了,非常驚險。
這一戰,如果沒有許褚,曹操肯定沒命了。
《三國志 許褚傳》記載:褚斬攀船者,左手舉馬鞍蔽太祖。船工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僅乃得渡。是日,微褚幾危。
曹操和韓遂在戰場上對話,馬超想偷襲,活捉曹操,但看到許褚在曹操身邊,睜大眼睛瞪著他,馬超嚇得沒敢動手。
要不是許褚在,曹操就危險了。
《三國志 許褚傳》記載:超負其力,陰欲前突太祖,素聞褚勇,疑從騎是褚。乃問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顧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動,乃各罷。
許褚非常忠心,曹操去世后,許褚哭到吐血,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許褚死后,卻沒能配享太廟,沒能進入曹操廟庭陪祀,真是一大遺憾。
同一時期,很多武將都進入曹操廟庭了,比如,張遼、徐晃、張郃、樂進、李典、龐德等人,甚至,連文聘、朱靈、臧霸等人都進入了,偏偏沒有許褚。
和許褚齊名的典韋也進入了,許褚卻被拒之于外。
那么,許褚為何未能進入曹操廟庭,配享太廟呢?
我個人推測,原因可能和許褚的性格以及為人有關,為什么這么說呢?
許褚雖然忠心,但是,他性格直率、剛烈,為人端正,嫉惡如仇,又不會溜須拍馬,這樣可能得罪了不少人,包括一些重臣,甚至曹魏宗室。
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曹操正在休息,許褚在殿外護衛。這時,曹仁從荊州回來,拜見曹操,在殿外,看到了許褚,曹仁想拉許褚到旁邊說說話。哪知許褚絲毫不給面子,冷冰冰地說,大王在休息,便進去了,把曹仁晾在一邊。
曹仁是曹操手下最信任的大將之一,又是曹操的堂弟,這關系夠厲害了吧?但是,許褚一點面子都沒給他。
曹仁氣壞了,從此,非常記恨許褚。
《三國志 許褚傳》記載:曹仁自荊州來朝謁,太祖未出,入與褚相見于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語,褚曰:“王將出。”便還入殿,人意恨之。
從這一件小事,可以看出,許褚的性格是什么樣的,不管你是誰,除了他的主公,他誰都不放在眼里,哪怕你是主公的兄弟,照樣不給面子。
試想,這樣的性格,肯定得罪了不少人。所以,配享太廟的時候,誰會給許褚說話呢?誰來給許褚爭取名額呢?
后來,鐘會伐蜀,命令許褚的兒子許儀擔任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鐘會過橋時,馬蹄陷入橋面,鐘會大怒,下令將許儀斬首,以正軍法。
《三國志 鐘會傳》記載:先命牙門將許儀在前治道,會在后行,而橋穿,馬足陷,于是斬儀。儀者,許褚之子,有功王室,猶不原貸。
當時,沒人敢站出來給許儀求情,許褚的兒子就這樣,因為一件小事,被殺了。
即使馬蹄陷入橋面,是先鋒工作沒做好,違反了軍法,打五十軍棍也可以啊,罪不至死,但是,鐘會不講情面,直接下令斬首。
一代猛將許褚,一生多次救主危難,立下汗馬功勞,沒想到,死后不但沒能配享太廟,連兒子也被殺了,實在令人惋惜。
參考資料:《三國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