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農歷六月二十二日,民間有許多傳統習俗流傳至今。六月二十二日是青海省貴德縣一帶藏族的拉夜會,也被人們稱為貴德六月會,人們會舉辦物資交流會和花兒表演等民俗活動,還會向“二郎神”和“文昌神”兩位神仙敬獻哈達。民間還有“六月二十二,窗戶設迎涼草”的傳統習俗,迎涼草顏色是淡淡的青色,葉細如杉,看上去有些干枯,但是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人們在窗戶旁掛此草,寓意著會有清風徐來,涼風自至,也有家宅安寧、四時吉祥之意。
一、吃二樣
1、吃手工面片
手工面片是中國北方傳統的面食之一,以其獨特的口感和簡單的制作方式深受人們喜愛。 它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食物,還富含多種營養成分。西北人氣手工面片,圍著大鍋揪面片壯觀,做好一鍋瞬間就“搶完”。面片是一道既方便又營養的家常美食,自己在家做的面片沒有添加劑,吃起來更加健康安全,在我的眼里,西北手工面片地位不比蘭州拉面地位低,不信你做起來看看。
食材:紅椒、番瓜、洋蔥、西紅柿、土豆、蒜苔、豬肉、蔥、姜、料酒、面坨
做法:1、先將豬肉切成小薄片,不要太大,切好后加入蔥,姜(料酒,十三香,花椒,油,老抽,鹽),括號里的這六種調料少放一點點就好,拌勻入味。2、將番瓜切片,蒜苔切段,西紅柿切碎,紅椒切片,洋蔥切片,土豆切絲淘洗干凈泡入水中,以上食材切好后備用。3、鍋中水燒開,下入面片,注意面抻的時候不要太薄,下面速度快一些,防止煮的過軟影響口感,下完面煮開立即關火,將面片撈出放入涼水中,如放入后水變較熱可以換一次水。4、鍋中放油燒至六成熱,將腌好的肉挑出蔥姜后放入鍋中翻炒,時間不宜過久,肉不發紅時再翻炒30秒即可鏟出備用。5、鍋中油燒熱,放入西紅柿炒爛軟,再放入蒜苔,當蒜苔炒至6成熟時依次加入番瓜,紅椒,洋蔥,剛才炒好的肉,最后加入土豆絲(土豆絲一定不能綿,綿就不好吃了)開始調味,依次放入鹽,老抽一點點提色,十三香,雞粉,花椒,可以多一些味道重一點,因為等會還要加入面片。6、炒至番瓜中心快變軟立即將涼水中的面片撈至鍋中,如果喜歡有點湯湯可以加一點水進去,開始翻炒,火開大,炒2分鐘左右即可關火出鍋。
2、吃雜碎湯
雜碎肉湯鮮美,有葷有素,油而不膩,質醇味美,撈出鍋來熱氣騰騰,香氣襲人,吃起來味道鮮美,具有明顯的驅寒、暖胃、舒身等功能,外地人來到貴德必須品嘗一碗,又香又鮮的雜碎,方不虛此行。雜碎湯是早點之一,最喜歡媽媽做的雜碎湯,記錄下媽媽的味道!
食材:鴨血、土豆、蔥、姜、鹽、醬油、醋、味精、西紅柿、香菜或蔥花、辣椒面、花椒面
做法:1、羊腸切成小段,羊肚、羊頭肉等都切成條,別太粗。2、土豆削去外皮,洗干凈后切成條。鴨血也切條。蔥切小段,姜切絲,隨意切。3、鍋里加少許玉米油,油熱加入羊腸,炒出羊油。4、加蔥姜炒出香味,放花椒面炒香,放干辣椒或辣椒面,自家做的油辣椒。5、將羊雜倒入鍋中翻炒,加醬油適量,醋加一點點就好,為了去腥。6、加入土豆繼續翻炒,大約翻炒兩分鐘后倒入水。7、水開后,倒入切好的鴨血和西紅柿丁,水開后加入鹽調味,之后就一直燉,大概20分鐘,燉到土豆熟了。8、最后加入蔥花或香菜,愛吃味精的可以加些味精,攪拌開就可以出鍋。9、可以開吃,配上一碗米飯或者一個白餅子才叫完美!
二、做一事:聽花兒
花兒是流傳于中國西北部甘、青、寧三省區的漢、回、藏、東鄉、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共創共享的民歌,因歌詞中把女性比喻為花朵而得名。它用漢語演唱,音樂上受羌、藏、漢、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傳統音樂的影響。由于音樂特點、歌詞格律和流傳地區的不同,花兒被分為“河湟花兒”“洮岷花兒”和“六盤山花兒”三個大類。人們除了平常在田間勞動、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興漫唱之外,每年還要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自發舉行規模盛大的民歌競唱活動“花兒會”,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與情感交融的特殊價值。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