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明見局
作者|柯柏妮
近期,羅馬仕因產品安全問題引發的連鎖反應,特別是“5名核心高層事發后失聯,疑似潛逃馬來西亞”的消息讓整個行業為之震動。
不過,截至7月14日,羅馬仕方面未就相關傳聞作出回應。
充電寶事件的連鎖爆發
7月初,羅馬仕啟動大規模產品回收并宣布停產6個月的消息,打破了消費電子市場的平靜。
據內部員工透露,早在產品問題曝光前公司5名核心管理者就已失去聯系。企業在此期間完成了多次法人變更,這種非常規操作引發了外界對其逃避責任的猜測。
據搜狐科技報道,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層管理人員透露,羅馬仕五個最核心的老板在出事后就基本失聯去了馬來西亞,還多次完成了法人變更。
另有來自該公司一名員工的匿名說法稱,這幾位負責人在事件曝光后便失去聯系,其行為被形容為“把公司當作提款機”,并在香港購置房產和車輛,一旦出現問題便銷聲匿跡。
這種粗放的資金管理模式為今日的危機埋下伏筆。隨著產品召回令下達,企業資金鏈應聲斷裂,而此前積累的供應商欠款與員工薪資缺口,讓這家曾經的行業標桿陷入絕境。
在電商平臺上,羅馬仕全系列產品已悄然下架。第三方數據顯示,該品牌在國內充電寶市場曾占據15%左右的份額,其突然退場導致近千萬用戶面臨售后無門的困境。
行業分析師測算,此次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超4000萬元,而品牌信譽的崩塌帶來的間接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5名核心老板消失背后的伏筆
天眼查信息顯示,羅馬仕的股權結構呈現50%對50%的均衡狀態,股東為雷桂斌與雷燦伙。但內部爆料指出,實際參與管理的核心成員包括雷桂強、雷燦鋒、李秋華等五人。這種股權結構與實際控制權的分離,為管理層的集體失聯提供了操作空間。
追溯企業工商變更記錄可見,自今4月起,雷桂斌陸續退出旗下多家關聯公司的管理崗位,密集卸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等職務。
同一時期,雷桂強、雷燦鋒等其他核心成員集體退出企業內部通訊群組,其辦公系統賬號也被批量注銷。這種有計劃的人事剝離與后續的失聯事件形成時間上的呼應。
財務數據顯示,盡管羅馬仕月營收穩定在2億元水平,但企業賬面流動資金始終維持在警戒線邊緣。
每年年終利潤分配后,用于風險儲備的資金不足月營收的5%,遠低于行業20%的平均水平。這種“賺多少花多少”的運營模式,使得企業在遭遇產品召回這類突發事件時,瞬間喪失了抗風險能力。
6月初剛向供應商支付的數千萬元貨款,成為壓垮資金鏈的最后一根稻草。隨著召回公告發布,企業應收賬款回籠停滯,而退貨產生的物流、檢測等費用持續增加,最終導致7月上旬出現全面停擺。
行業信任體系的重建之路
羅馬仕事件暴露出消費電子行業長期存在的監管漏洞。充電寶作為涉及電路安全的特殊產品,其質量標準執行情況一直備受關注。
此次該品牌產品在香港航空客機上引發的火災事故,更是為行業敲響警鐘。有檢測機構抽查顯示,市面上30%的充電寶存在過充保護失效等安全隱患。
從企業治理角度看,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在此事件中集中爆發。五位核心管理者均為親屬關系,這種封閉的管理架構導致內部監督機制失效。行業專家指出,當企業決策權高度集中且缺乏外部制衡時,極易出現短期逐利行為,忽視產品質量與風險防控。
在消費者權益保護層面,此次事件凸顯出售后保障體系的脆弱性。目前,超過80%的充電寶企業采用“品牌方直接負責售后”的模式,一旦企業出現經營危機,消費者的維權路徑即刻中斷。有律師建議,應建立電子產品質量保證金制度,確保企業即使破產也能履行售后責任。
這場危機不僅讓羅馬仕品牌陷入絕境,更讓整個消費電子行業面臨信任重建的考驗。如何在追求市場份額的同時筑牢質量防線,如何通過制度設計防范管理層缺位風險,成為擺在所有企業面前的必答題。
(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信息,請謹慎辨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