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眼中,韓國一直是“文化輸出強國”的代名詞: K-pop風靡全球、韓劇席卷海外、泡菜成為國家名片——仿佛東亞文化的“新中心”。
但撕開這層光鮮外衣,真相卻令人咋舌。 從端午節(jié)到漢服,從榫卯到醬油,韓國近年來的“申遺狂熱”,早已引發(fā)國際社會的集體反感。
最新消息更是火上澆油: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直接對韓國下達“最后通牒”,要求45天內,也就是7月15日前提交“醬油、黃豆醬傳統(tǒng)技藝”的起源證據(jù),否則將撤銷其非遺資格!
更嚴重的是,此前已被認證的“泡菜文化”等項目,也可能因“文化挪用”嫌疑面臨重新審查。
這場鬧劇背后,隱藏著怎樣的荒唐邏輯? 一個自詡“文化大國”的國家,為何會淪為全球公認的“文化小偷”?
01 韓國的“偷竊史”,是一部東亞集體憤怒史
討論韓國文化挪用問題,必須明確一點: 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場持續(xù)數(shù)十年的系統(tǒng)性掠奪。 其目標不僅是中國,而是整個東亞文化圈。
早在2004年,韓國就因“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引發(fā)軒然大波。 盡管中方學者拿出《荊楚歲時記》等古籍,證明端午節(jié)早在戰(zhàn)國時期便已形成,韓國卻堅稱其儀式“獨具特色”。
更諷刺的是,韓國端午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祭祀山神”,竟與中國苗族祭祀儀式高度雷同。
2013年,韓國將泡菜(Kimchi)申遺時,聯(lián)合國曾明確要求其標注“源自中國醬菜文化”。
結果韓國轉頭在國內宣傳“泡菜是韓國獨創(chuàng)”,甚至網(wǎng)暴中國博主李子柒“未標注泡菜來源”。
而真相呢? 韓國泡菜主原料大白菜,90%依賴中國山東進口;其腌制技藝最早見于中國《詩經(jīng)》的“菹”字記載,比韓國文獻早了一千余年。
2020年,韓國網(wǎng)民發(fā)起“漢服挑戰(zhàn)”,聲稱“漢服源于韓服”。
中國網(wǎng)友隨即曬出明朝賜服與朝鮮王朝實錄對比圖,證明韓服實為漢服變體。 韓國竟反手將“韓服”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甚至大言不慚地宣稱“中國偷了韓國服飾”。
02 聯(lián)合國為何突然出手?137項鐵證引爆輿論
韓國文化挪用的轉折點,出現(xiàn)在2024年5月。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向聯(lián)合國提交了一份137頁的調查報告,內容堪稱“韓國文化盜竊百科全書”:
醬油釀造:韓國宣稱有“三千年歷史”,但最早記載見于中國《齊民要術》,實物證據(jù)更有西周時期的陶甑出土。
宮廷禮樂:韓國宗廟祭禮樂直接套用明代雅樂,連樂器“編鐘”都是中國戰(zhàn)國時期發(fā)明。
活字印刷:韓國聲稱發(fā)明金屬活字,實則北宋畢昇泥活字早其400年,現(xiàn)存最古金屬活字為元代王禎所造。
這份報告直接觸發(fā)聯(lián)合國緊急審查機制。 教科文組織非遺委員會主席直言:“如果韓國無法證明某項文化的獨創(chuàng)性,我們將啟動‘撤銷程序’。” 更致命的是,調查發(fā)現(xiàn)韓國多次篡改史料:
將中國《農政全書》中的醬缸配圖PS掉漢字標注。
把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唐代琵琶偽造成“韓國國樂”。
甚至虛構“高麗王朝發(fā)明豆腐”的文獻記錄,
03 文化自卑下的瘋狂:為何韓國執(zhí)迷不悟?
縱觀韓國“竊文化”現(xiàn)象,本質是極端民族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的混合產物。
二戰(zhàn)后,韓國為擺脫“東亞文化邊緣”地位,刻意切割漢字、廢止農歷,甚至將首爾“漢城”改名。 但文化斷層帶來的,是更深刻的自卑。 其表現(xiàn)堪稱當代文化奇觀:
年代造假:聲稱擁有“五千年紡織史”,實則朝鮮半島直到唐朝才引入織機技術
概念偷換:把中國“風水”申報為“韓國地理哲學”,將中醫(yī)改稱“韓醫(yī)”
碰瓷營銷:在國際展會標注“Chinese New Year”是錯誤,必須寫成“Lunar New Year”
這種扭曲心態(tài),連韓國本土學者都看不下去。 首爾大學考古系教授金秉模曾公開批評:“部分政客把文化盜竊當作愛國,實則是讓韓國淪為國際笑柄。”
04 結語:小偷的遮羞布,終于要被扯下了
還有6個小時,45天倒計時即將結束。 無論韓國能否“創(chuàng)造”出新的證據(jù),一個事實已無可辯駁: 靠篡改歷史、掠奪他國文化構建的“強國夢”,終將被真相擊碎。 正如網(wǎng)友的辛辣評論: “韓國真正該申遺的,是部隊火鍋里的美軍午餐肉,和青瓦臺總統(tǒng)的‘監(jiān)獄連任’傳統(tǒ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