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有林區是我國優質林草存量資源的主要載體,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將對全國林草資源保護修復與利用起到示范作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地處我國緯度最高的邊境地區,是國家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木材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和林草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實踐區,是最早啟動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的國有林區。同時,其也是歷史遺留問題最為復雜、持續推動改革深化難度最大的國有林區之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書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為研究對象,研究在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等林業重大生態工程及國有林區改革等重大政策的影響下,重點國有林區在生態保護修復、發展方式轉型、 “雙碳”戰略響應等方面的建設成效和制約瓶頸,以及今后優化調整政策的方向。
本書重點內容
本書可供林草建設、生態保護修復、林業經濟管理、自然資源管理、林草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管理、科研和教學人員閱讀,也可為相關專業大中院校學生、技術人員和企業、林農等利益相關者提供參考。
1
國有林區高質量發展研究理論體系
高質量發展理論、系統耦合理論、區域產業結構理論等,分別從歷史背景、 思想內涵、核心理念、基本特征和實踐意義五個方面展開了論述。
2
國有林區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為開展國有林區轉型發展進程評估和多元復合系統耦合協調狀態評價明確技術方法與評價過程。
3
國有林區發展進程診斷與研判
基于資源保育、產業發展、企業管理、民生福祉、支撐保障五個系統層,構建了轉型發展進程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運用熵權TOPSIS法 (優劣解距離法) 對2000~2020年的發展進程進行了定量評價。
4
國有林區
多元復合系統耦合協調狀態評價
耦合協調模型:定量評價2000~2020年國有林區耦合協調發展狀況。
灰色馬爾可夫模型:模擬2021~2022年復合系統耦合協調發展趨勢。
5
國有林區
森林固碳能力評估
測算1998~2018年天保工程對該區域森林碳庫的影響。
估算森林植被碳儲量和碳密度,并對林區森林植被固碳潛力進行了評估。
分析林區開展林業碳匯價值實現的環境和路徑。
6
國有林區
發展障礙剖析和有效路徑探索
總結黑龍江省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的改革發展措施及主要成就。
提出黑龍江省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高質量發展對策建議。
精彩內容展示
左右滑動翻看目錄:
購書直達
ISBN 978-7-03-082318-2
責任編輯: 張菊 張一帆
本文摘 編自 《 重點國有林區高質量發展研究 : 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為例》(陳科屹等著.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25.6)一書“前言”,有刪減修改,標題為編者所加。
相關好書推薦
《天然林資源保護一期固碳量評價》一書系統介紹天保工程區植被和土壤的碳儲量研究方法,基于不同時期的林業清查數據和土壤調查數據建立天保工程森林生態系統碳庫基線,結合樣地調查數據估算天保工程的碳儲量、固碳速率及碳匯潛力,明確人工造林和木材調減的固碳效益,探討天保工程實施過程中減少水土流失的固碳效益,并利用向量自回歸模型分析自然因素和不同工程管理措施對工程區碳儲量的影響。
(本文編輯:方嘉雯)
地球為你而轉!
歡迎關注:賽杰奧(sci_geo)
科學出版社地球科學訂閱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