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以阿里、美團、京東為核心的即時零售競爭如火如荼,一場"史詩級補貼大戰"正在激烈上演,預計未來一年內向市場投放超過1000億元的補貼。最新數據顯示,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達1.5億,淘寶閃購達8000萬。
對此,網經社發起“阿里猛攻、美團堅守、京東拓疆,2025電商‘三巨頭’干億補貼押寶即時零售”大型主題策劃,發布《2025年電商“三巨頭”押寶即時零售全景分析報告》,組織了18業內專家、投資人、律師、高校教授、分析師,全方位解讀此次電商“世紀大戰”!
中國廣告協會學術與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接受數字經濟新媒體&智庫——網經社獨家專訪。
阿里愿意砸下500億元真金白銀,補貼到“淘寶閃購”用戶端和商家端這個“孫子輩”的新項目身上,這相當于整個阿里集團一整財年的凈利潤(1259.79億元)的近40%,這還不算其他人工、研發、市場、客服等巨大投入。此外,京東累計實際花銷已超出百億元,加上美團宣布未來三年投入1000億元,三家平臺今年以來累計將會投入近千億元,這幾乎接近2024年8月上線至今消耗的國補。電商,注定是巨頭們之間的“游戲”!
兩大電商巨頭單日訂單量累計破2億單,這還只是本地即時零售部分的銷量。若客單價保守估計為20元(一杯奶茶咖啡的錢),那么20元*2億單*365天=14600億元。還沒算上京東(京東秒送+京東外賣+京東到家)和其他中小平臺,以及整個盤子還在高速增長的態勢。
全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將接近20000億元,是繼零售電商、跨境電商、大宗品電商、生活服務電商、機酒旅游、私域電商之外,電商的最后一個“萬億級”存量市場。
這場補貼大戰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補貼的可持續性問題,持續的高額補貼對平臺的盈利能力提出了嚴峻考驗;其次是用戶體驗的平衡問題,低價刺激消費的同時,也加劇了用戶對超低價的依賴;最后是商業生態的問題,平臺補貼短期激活消費欲望,但長期可能形成"馬太效應",加劇行業集中度,擠壓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間。
從行業趨勢來看,這場補貼大戰將推動即時零售市場向三個方向發展:一是技術驅動替代資本消耗,平臺將加大AI算法、智能調度等技術投入,提升履約效率;二是供應鏈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平臺將通過數據共享、資源協同等方式,優化供應鏈管理;三是監管框架下的行業進化,平臺將在保障消費者權益、提升商家利潤、完善騎手福利等方面尋求平衡。
專家介紹:曹磊,網經社總編輯,國家發改委認定“一帶一路”TOP10影響力社會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商業聯合會直播電商委副會長,中國廣告協會學術與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杭州市電子商務協會新零售專委會主任。
【小貼士】
網經社深耕數字經濟行業18年,長期關注數字零售,旗下數字零售臺重點報道、研究與服務的公司有(1)綜合電商:阿里巴巴、京東、淘寶、天貓、拼多多、蘇寧易購、唯品會、得物等;(2)直播電商:抖音、快手、視頻號、淘寶直播、京東直播、多多直播、蘑菇街直播、唯品會直播、小紅書直播等;(3)生鮮電商:本來生活、京東到家、美團閃購、淘寶買菜、多點、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美團買菜、盒馬鮮生、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4)社交電商:識貨、芬香、花生日記、粉象生活、夢餉集團等;(5)二手電商:閑魚、轉轉、找靚機、愛回收、紅布林等;(6)美妝電商:聚美優品、逸仙電商、親親網等;(7)酒水電商:i茅臺、酒仙網、1919酒類直供、酒便利、也買酒、中酒網、酒廷1990等;(8)寵物電商:波奇網、E寵商城、寵物家、瘋狂的小狗等;(9)電商服務商:微盟、有贊、微店、光云科技、壹網壹創、麗人麗妝、寶尊電商、店寶寶、若羽臣等;(11)母嬰電商:寶貝格子、寶寶樹、媽媽幫、親寶寶等;(12)汽車電商:京東養車、天貓養車、途虎養車、瓜子二手車、人人車、好車無憂、優信、賣好車等;(13)奢侈品電商:寺庫、包大師、唯禮網、識季、爆爆奢、妃魚等;(14)鮮花電商:花加、花禮網、買花網、花點時間等;(15)私域電商:快團團、鯨靈集團、好衣庫、群接龍、團團團等。
網經社數字零售臺是一站式數字零售門戶,旗下運營:直播、社交、社區團購、農村、生鮮、汽車、二手、母嬰等系列頻道,提供包括:媒體、報告榜單、融資、會議、營銷、培訓、供應鏈融資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