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校訓:厚德博學,強軍興國
今年江蘇高考本科提前批投檔線一出來,好多家長盯著一個分數驚掉了下巴:國防科技大學物理類最高 671 分,離清華的 680 分就差 9 分。
要知道,這可是一所軍事院校啊!放在以前,頂尖學霸大多盯著清北復交,可現在,為啥國防科大能讓學霸們 “搶著報”?
答案其實很簡單:學費全免,畢業直接進軍隊系統,100%“鐵飯碗”,不用擠秋招春招,更不用怕 35 歲失業。
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這樣的 “保障”,比任何名校光環都實在。
分數直逼清北,憑啥這么 “橫”?
國防科大的分數有多猛?不光江蘇,在湖南、湖北等省份,它的錄取線常年穩居全省前 500 名,有些專業甚至比部分 985 還高。為啥這么牛?
最核心的吸引力是 “畢業即就業”。
有軍籍的畢業生,100% 進入軍隊系統,要么去科研院所搞研發,要么去基層部隊做技術,不用投簡歷、不用面試,更不用看老板臉色。
就像今年畢業的學生說的:“同學還在為找工作焦頭爛額時,我已經拿到了軍隊的分配通知,年薪 20 多萬,五險一金全按最高標準交。”
更貼心的是,在國防科大讀書,學費、住宿費全免,每個月還發生活補助(大一約 1150 元,逐年遞增),相當于 “上學不花錢,還能領工資”。
對普通家庭來說,這可不是小數目 —— 四年下來,光學費就能省 10 多萬,還不用愁畢業后的生計。
這所 “軍中清華”,到底有多硬核?
國防科大被稱為 “軍中清華”,可不是吹出來的。
論出身,它的前身是 1953 年陳賡大將籌建的 “哈軍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當年錢學森參觀后贊嘆:“這么短時間辦起這樣的軍事學院,世界上都是奇跡。”
從哈軍工到現在,它一路整合了多所頂尖軍事院校,2017 年重組后,成了全軍唯一的 “985”“雙一流”,地位比很多地方名校還特殊。
論科研,它更是 “國之重器”。咱們國家的 “天河一號”“天河二號” 超級計算機,連續多年領跑世界超算榜單;北斗導航、激光陀螺、磁浮列車這些大國重器,背后都有國防科大團隊的影子。
在這里讀書,能接觸到全國最頂尖的科研設備,甚至有機會參與國家重大項目 —— 這可不是普通高校能比的。
論培養,它走的是 “文武雙全” 路線。
每天早上 6 點出操,被子要疊成 “豆腐塊”,走路要列隊,看起來管得嚴,但也真能鍛煉人:四年下來,學生不光學得了硬核技術,體能也練得倍兒棒,站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出不一樣的精氣神。
考上就是 “鐵飯碗”,但這碗飯不是誰都能吃
雖說國防科大有 “鐵飯碗”,但這碗飯得能 “扛住”。
有軍籍的畢業生,會分配到軍隊系統 —— 可能是科研院所,也可能是邊防哨所;可能在繁華都市,也可能在西北戈壁。就像學校里常說的:“碩士、博士,首先是戰士。”
去年有個畢業生,清華北大分數夠得上,選了國防科大的導彈工程專業,畢業后主動申請去新疆邊防,負責武器裝備維護,雖然條件苦,但他說 “看著國旗升起,覺得值”。
而且,這里的學習強度堪比 “高三 plus”。課程硬核(光《導彈設計原理》就夠啃半年),還要兼顧體能訓練,大四畢業前得通過聯考(3 公里跑、戰術動作樣樣不能少)。
自律性差的學生,可能真跟不上節奏。
但對適合的學生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今年陜西有個考生,全省排名 1100 多名,放棄了浙大的王牌專業,選了國防科大,他說:“家里普通,與其畢業擠秋招,不如選個穩定的,還能為國家做點事。”
為啥現在它成了 “香餑餑”?
這幾年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穩定” 成了普通家庭選專業的 “硬指標”。清北的冷門專業可能沒人報,但國防科大哪怕要去基層,也有學霸搶 —— 因為它把 “就業焦慮” 直接給解決了。
更關鍵的是,它不止 “穩定”,還能讓人 “有奔頭”。在國防科大,學計算機的能參與 “天河” 超算研發,學航空的能接觸戰機設計,這些平臺比很多企業的研發崗還牛。
給家長和考生的一句實在話
如果孩子有報國情懷,能吃苦,自律性強,國防科大絕對是 “性價比之王”—— 不光省錢,還能給孩子一個有意義、有保障的未來。
但如果孩子吃不了苦,只想圖安穩,那可能真不適合。
畢竟,這里的 “鐵飯碗”,裝的不只是安穩,還有責任。
就像校門口那塊石碑上刻的:“厚德博學,強軍興國。” 能考上這里的,都是學霸;但能在這兒讀出價值的,才是真英雄。
會讓孩子報這所學校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