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眾多的區縣當中,有一個很奇怪的區縣!
它歷史悠久,是重慶唯一一個入選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評審的“千年古縣”,也是全國著名的“書畫之鄉”。
它交通便利,滬渝、滬蓉兩條高速在此交匯,鄭渝高鐵縱貫全境,1小時左右可達重慶主城,是川渝東部陸上交通樞紐,也是重慶主城都市區與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重要連接點。
說到這里,可能依舊有很多朋友沒有猜到,今天咱們的主角是哪一個區縣對吧?這也就是為什么我說它是一個奇怪的區縣,它身處重慶主城都市區卻常常被人忽略,一不小心成了所有區縣中存在感最低的那一個,這難道不奇怪嗎?
可能墊江的朋友們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會不太高興,因為今天的主角,便是墊江!所以我也做好了被當地朋友怒懟的心理準備,不過我也希望您在開懟之前,一定要看到最后,看看我說的是否有點道理?
墊江地處重慶市東北部,東與豐都縣,忠縣相連,南與涪陵區,長壽區相接,西與四川省大竹縣,鄰水縣毗鄰,北與梁平區交界.上接巴渝之雄,下引夔門之勝”,是渝東北翼的重要節點,幅員面積1518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93.36萬人!
墊江有很多名頭,比如千年古縣,書畫之鄉,銅管樂之鄉,中國石磨豆花美食之鄉等等,可是當你反過來說的時候,卻又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說的是墊江,即便是墊江最為著名的牡丹花,可是當人們說起牡丹之鄉的時候,相信第一個印象也并非墊江吧,比如河南的洛陽,這就有點奇怪了對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墊江在重慶眾多區縣中存在感較弱的印象呢?我總結了一下,分享給朋友們看看是否合理!
一、區位特征與地理劣勢
缺乏鮮明自然標識
墊江地處丘陵地帶,雖有明月山橫亙,但整體海拔較低,且無大江大河穿過,與重慶“山城”“江城”的典型形象差異較大,難以形成獨特記憶點。
區域定位長期模糊
歷史上被劃入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但實際既不沿長江也非庫區范圍,與萬州區域中心聯動較弱;直至近年才被納入重慶主城都市區,發展方向長期搖擺不定。
二、產業與資源瓶頸業特色不突出
傳統農業占比偏高,工業以材料、裝備制造為主但缺乏龍頭產業集群,旅游業依賴牡丹花節等單一資源,景點普遍被認為“無顯著特色”。
資源轉化不足
雖有“千年古縣”和牡丹文化IP,但文旅融合深度不夠,未形成全國性影響力!
城市功能短板明顯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城區吸引力弱等問題明顯,外出打工人口較多,加劇人口外流,為重慶人口流失率較高的幾個縣之一。
三,區域競爭與傳播弱勢
同質化競爭中落伍
在重慶區縣“撤縣設區”浪潮中,墊江雖具備潛力,但經濟總量和城市能級弱于毗鄰長壽、涪陵等區,長期處于“被虹吸”狀態。
對外形象傳播不足
媒體曝光度低,公眾對其認知多停留在“牡丹之鄉”,對于其他方面,比如文化底蘊等新動態知之甚少,宣傳做得遠遠不夠!
說真的,我是一名旅游博主,我走遍了重慶所有的38個區縣,但是墊江確實是給我留下存在感最弱的一個,拋開主城區不說,其他任何一個區縣幾乎都能有一兩個知名度極大的代表景區,唯獨墊江!
雖然墊江有2個以牡丹為主題的4A級景區,可是你隨便問問外地的朋友,這兩個景區的名字叫什么?相信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而且牡丹景區的游覽,也受到季節性的影響太大,一年四季,只有那不到一個月的花期,其他時間怎么辦呢?
本文互動話題:
朋友們,你們來過墊江嗎?你們覺得以上幾點原因成立嗎?歡迎評論區說說您的看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帶著瓶蓋兒去旅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