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晚上定投發車,“久聰組合”公眾號上有發車提示,組合的自動跟車功能已經上線,同時打開股、債兩個組合的自動跟車,可以實現每周自動根據發車股債比例跟投,設置方法點擊下方名片在今日推文中查看:
目前這個位置,我自己將暫停定投權益,每周固定的定投金額將100%投入債券。
原因是目前估值分位已經超過中位值,雖然還在大體中等的區間,但籌碼已經不再便宜。
有人可能會擔心,如果未來有一波行情,現在不買了豈不是錯過了嗎?但有沒有行情是不一定的,如果未來跌了,高位買的籌碼就會拿得很難受。
我們無法預測走勢,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每一次買入都買在物有所值的位置,在已經積攢這么多籌碼的情況下,這個位置我覺得沒必要額外增加邊際投入,無論是定投還是存量資產的配置,都是這個道理。
不再投入并不是說看空市場,我對走勢沒有任何預設,只是覺得目前的位置再買,已經不夠劃算了,但我已經持有的倉位,仍然愿意繼續持有,等待更高的賣出機會。
等到多高呢?從目前的中等位置再往上,都算是可以賣出的合理區間,風險偏好低的人可能會想早些賣,風險容忍高的人可能就想多等等,目標點位的選擇千人千面,都沒有錯。
我屬于資金期限比較長、對波動無所謂的性格,就喜歡多等等。目前距離我愿意賣出的位置,還有不小的距離,所以暫時我還不會考慮減倉,等開始減的時候再跟大伙說。
考慮適合自己的減倉位置,我的原則就是做假設預想:沒到這個位置就跌回去了,自己可以接受,認為持有的籌碼仍然值得;過了這個位置還繼續漲,自己也可以接受,認為賣出的利潤已經足夠豐厚。這兩種情況自己可以大致平衡的接受,那這個位置就是適合自己的減倉位。
這個說的減倉位置實際上應該是個區間,通常來說到達某個目標位置后,隨漲隨賣,取得一個平均的減倉成本,在心理上會更容易接受。
昨天還有讀者問,說如果現在是空倉,該買到多少倉位合適?
這個問題有些棘手,買吧,位置不那么合適,完全不買吧,萬一真有行情就踏空了。
我的建議是先考慮不利情況,即如果買入后,市場沒漲,反而跌了,怎么辦?按照萬得全A指數來看,現在距離近15年的估值低位,大約有33%的跌幅,如果買的是彈性更高的指數或者個股組合,可能的跌幅會更大,面對這樣的跌幅自己能承受多大的倉位,那就只能買到這個倉位。
有人可能會想,這樣上的倉位少,萬一有行情賺得少怎么辦?那沒有辦法,已經錯過了合適的建倉時機,就不可能期待完美的補救,任何時候都得先考慮活得長,才能再考慮賺錢,把不利情況撐住了,后面真實發生的就都是更好的情況,才不容易出岔子。
實際上如果之前就用這個模式去思考,在低位時應該已經建立了比較滿意的倉位,當距離15年估值分位只有5%、10%跌幅的時候,因為可能的跌幅更小,在同樣的風險容忍度下我們就可以上更多的倉位,也就不會有現在空倉怎么辦的問題了。
倉位是用來平衡下跌和踏空兩端的風險的,低位時空倉和在高位時滿倉,同樣都是讓自己處于高風險的狀態。
2025年7月16日估值:
股債利差估值分位11.3%,股票相對債券吸引力更高;
A股PE分位76.1%,PB分位32.0%,估值處于中等偏高區間;
A股距離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約還需跌33.3%,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還需跌0.7%。
↓ 久聰基金投顧組合,輕松實現資產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