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住宅項目規范》正式實施。“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標志著中國居住需求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的全面躍遷。當“好房子”的國家標準逐漸明晰,行業對于“好服務”的探索卻呈現出千企千面的多元路徑。當前,物業服務的內涵早已超越傳統保潔、安保的范疇,在做好“行活兒”的基礎上,成為定義居住價值的核心要素之一。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已然成為驅動行業向前發展、拉開企業間差距的關鍵因素。
近日,建發物業進一步迭新“理念-價值-體驗-基石”四維一體的“天天好”服務體系,構建了一套兼顧傳統服務精度與現代生活場景的行業實踐樣本,既回應需求升級與存量競爭的雙重挑戰,也契合業主對居所功能價值的期待、資產價值的重視及情緒價值的深層共鳴。通過將服務標準體系化、場景體驗具象化、價值創造長效化的實踐,為建發物業特色“好服務”作出了系統性詮釋。
建發物業,成立三十周年來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打造更有品質的生活空間,引領美好生活”為使命,不斷打磨高品質的“好服務”。目前其已服務全國70余城市、超150萬業主,連續3年位列住宅物業服務滿意度賽惟數據庫行業TOP3,2025年上半年位列庫內行業第1(數據來源:賽惟咨詢客戶滿意度調查)。
五好服務:凝聚“恒久如一”理念共識
建發物業“天天好”服務體系以“五好服務”(好房子、好小區、好貼心、好時節、好管家)作為價值錨點,以客戶為導向,將居住需求拆解為可落地的服務場景,實現從物理空間到人文體驗的全周期響應。
圖:建發物業打造“五好服務”
“好房子”通過預防式精益維養,讓交付時的一見傾心得以延續,讓建筑不懼時間蹉跎、歷久彌新。
“好小區”依循四季植物生長規律養護環境,落地園林“定妝照”機制,為客戶營造世外桃源般的歸家體驗。
“好貼心”圍繞業主生活場景提供更便捷、更智慧的服務體驗,不僅有四季主題便民服務,還開通線上智慧通行、線上裝修手續辦理、物品進出等新功能。今年5月建發物業還攜手美團、支付寶等頭部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共同建設騎手友好社區,打通平臺配送數據、騎手身份信息與社區管理系統,有效破解騎手通行效率的難題。
“好時節”則將二十四節氣與中式文化結合,形成與產品屬性高度契合的社區文化體系。今年上半年,建發物業圍繞“悅成長、悅活力、悅賞味、悅休閑”四大主題,面向業主打造“悅心社群”服務品牌,至今已組建超260個社群、持續開展超1300場社群活動,幫助業主們從“鄰居”變為“摯友”,從“居住者”變為“社區共建者”。
“好管家”以無微不至的服務,筑牢信任基石,通過定期上門拜訪,持續改善創新,快速響應客戶訴求,讓每一次托付都成為信賴的延續。
七大價值:錨定客戶核心需求
建發物業持續強化服務優勢、優化服務標準,均始于對客戶需求的深度剖析。通過常態化、全周期的客戶調研,建發物業以超13萬份問卷、超2000戶家庭深訪為基礎,提煉并聚焦業主最為關注的“安全、恒久、宜居、智慧、全齡、尊貴”七大價值點,將抽象需求轉化為具象服務模塊,打造服務特色標簽,構建可量化、可感知的服務體系。
“安全”維度,通過九重防護與九大常態化演練,實現無死角全天候守護;“恒久”維度,建立名木檔案與珍材養護機制,并通過設備精益維養,讓家園歷久彌新;“宜居”維度,推出四季常“清”便民行動,形成覆蓋春、夏、秋、冬的季節性服務清單;“智慧”維度,以智慧社區、智能管家為核心,解鎖新質生產力,給業主帶來全新的智慧服務新體驗;“全齡”維度,依托“悅心社群”四大主題,打造覆蓋全齡段、多場景的社群生態,滿足不同業主的興趣愛好;“尊貴”與“社交”維度,則通過定制禮遇與社區空間運營,為客戶帶來充滿驚喜感與品質感的人文服務,滿足客戶的情緒價值。
圖:建發物業聚焦“七大價值標簽”
建發物業聚焦七大價值標簽,一方面源于對業主核心訴求的精準捕捉,將分散需求系統化為服務剛需。業主對居住服務的期待早已超越單一功能,而是涵蓋人身及財產的安全保障、生活的舒適度等多元層面。建發物業通過調研將這些分散需求歸納為七大維度,使服務從“碎片化響應”升級為“體系化滿足”。另一方面,七大核心關鍵詞的萃取,也覆蓋了服務場景的全周期。從基礎的安全防護、設備維護,到智慧體驗、全齡關懷,再到尊貴服務、社交需求,七大維度類似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金字塔,形成層層遞進的服務體系,這種從“物質滿足”到“精神認同”的升維,恰與體驗經濟時代的客群心理特征相吻合。
五感共鳴:搭建生活場景情感紐帶
建發物業將服務體驗拆解為可感知的五重維度,實現從“功能滿足”到“情感認同”的跨越,讓服務從“被需要”變為“被期待”。
視覺層面側重品質感,通過園林“定妝”與社區“凍齡”計劃維持景觀品質;嗅覺層面側重愉悅感,在歸家動線布置季節性香氛并加強通風,營造清新健康的體驗;觸覺層面側重安心感,通過防跌防滑等服務觸點設計,于細節處彰顯服務品質;知覺層面側重人文感,以弘揚傳統文化為核心,打造與中式產品相契合的社區文化活動體系和社群體系;聽覺層面側重親切感,柔聲細語相伴,用傾聽和善意傳遞真誠與關愛。
圖:建發物業打磨“五感體驗”
傳統物業服務中,“好服務”常停留在口號層面,缺乏可感知的評價標準。建發物業將服務拆解為五重感官體驗,使抽象的服務價值通過五感形成具體認知,給予業主立體式的美好生活體驗。當服務能被看見、被聞到、被觸摸、被感知、被聽見,才能真正與業主的生活產生深度鏈接。
全周期、一站式服務標準:筑牢品質基石
服務標準支撐之下,服務創新不再是單點突破,而是轉化為可迭代的體系化能力。建發物業以標準化體系為基石,通過理念層的價值共識凝聚、流程端的體系認證規范,以及技術面的數字化工具賦能,形成從前端規劃介入到后期品質管控的全鏈條標準化模式,構建了覆蓋服務全周期的能力框架,確保創新實踐具備可持續性與可復制性。
在全周期服務實踐中,建發物業通過前期參與項目規劃設計,從源頭優化服務場景適配性;依托管理體系認證將服務流程標準化,覆蓋交付前的細節把控與運營期的常態化質量校準;借助智能技術實現服務鏈條的效率提升,使標準化體系貫穿服務全生命周期,既強化了建筑硬件與服務場景的協同性,也保障了不同階段服務品質的一致性。
當“好服務”成為行業聚焦的核心議題,建發物業以“天天好”服務體系交出了獨樹一幟的探索答卷:真正的好房子,從來不止是鋼筋水泥的機械堆砌,更是被持續進化的服務所重新定義的生活方式。這種將服務融入建筑生命全周期、將文化基因注入社區肌理的做法,既回應了客戶對“美好生活”的本質向往,也為行業開辟了從“物業管理”向“生活服務”跨越的轉型路徑。在房地產邁入存量時代的當下,唯有以服務為筆、以場景為墨,才能在“好房子”與“好服務”的藍圖上,真正繪就“好生活”的長卷。
本文源自:金融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