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錢你居然也敢拿?那里面可是有人命!”
1955年的一天,賀老總從女兒的口中得知了一位故人的下落,于是當即派人給他傳信,讓他來家中做客。
但對方似乎是有些心虛,拖了很長時間才登門拜訪。果不其然,賀老總一看到他便厲聲質問了起來……
艱難的長征路
其實這件事還要從賀老總的女兒出生時說起。
那是在1935年,為了不讓紅二方面軍繼續擴大,國民黨調集了140個團的兵力向湘鄂西根據地展開了大規模進攻。
當時我軍的兵力、裝備全都不占優勢。但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賀龍還是率部突破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接連攻下了龍家寨、十萬坪、忠堡以及板栗園。
其中,一個敵師長謝彬倒在我軍槍下,一個敵師長張忠漢被我軍俘虜。
捷報頻傳,使整個紅二方面軍軍心大振。恰逢此時,后方又傳來賀老總喜得千金的好消息。
老總非常高興,當即叫來好戰友蕭克,讓他這個文化人給自己的女兒起一個好名字。
蕭將軍想了想后說道,既然她是打勝仗出生的,那就叫做“捷生”吧!
就這樣,這個孩子成為了賀老總的第一個孩子。
不過與前線喜悅的氣氛不同,后方的氛圍就顯得十分沉重了。
賀老總的妻子蹇先任喜得愛女,自然也是開心的,但很快這層喜悅便被濃重的憂慮取代了。
如今這個形勢,部隊正面臨著北上長征的境況。一想到要帶著女兒爬雪山、淌草地,她便覺得前路艱難重重。
她原本下定決心要將孩子寄養在當地的老鄉家,但其他同志卻不同意。
因為這是賀老總的第一個孩子,他如今已經四十歲了,大家都希望這個孩子能平安活下來。若是寄養在當地,很有可能會出現意外。
就這樣,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這個剛出生沒幾天的小嬰兒便跟著大部隊踏上了萬里征途。
這一路上,不管糧食再緊缺,環境再惡劣,同志們總會省出一口食物、一張羊皮,送給小捷生用。
雖然因為營養不良,捷生的身體發育得很緩慢,但她總算成功活了下來。
不過即便如此,她還是遭遇過不少危險瞬間。
有一次過敵人封鎖線時,為了防止孩子的哭聲驚動敵人,蹇先任便用衣服緊緊裹住她走了全程。
等走出危險區后一看,小捷生的臉已經憋紫了,連呼吸都變得很微弱。所幸,在醫護同志的及時搶救下,她才終于轉危為安。
還有一次,部隊在敵人的重重包圍中進行突圍。賀老總親自將孩子裹在懷中,駕馬戰斗。
結果,由于作戰太過激烈,等他突出重圍后才發現,懷里的包裹早已經空了。
賀老總連忙帶著人回去找,好在掉隊的傷員發現了路邊的捷生,一直保護她,才沒讓她受到傷害。
就這樣,經歷了一年的磨難后,艱苦存活下來的小捷生總算是平安到達了陜北。
雖然彼時的她已經一歲了,但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導致她和新生兒沒什么差別,又黃又瘦。
喜歡孩子的林伯渠同志看了后非常心疼,特意送了一只奶羊送給蹇先任,這才讓小捷生慢慢恢復了健康。
但屬于小捷生的磨難似乎并未停止。
艱難的成長經歷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紅二方面軍被改編為八路軍第120師,賀老總擔任師長。
與此同時,中央又組織了一批資歷深的女同志去蘇聯學習,蹇先任便在其列。
父母不在身邊,賀捷生的去留便成了一個問題。
賀老總本想將他寄養在老鄉家,但彼時百姓家的孩子也時常吃不飽飯,將孩子給他們無疑是給他們增添負擔。
況且日軍的飛機不斷過來轟炸,若是孩子有個什么意外,大家怎么好向賀老總交代?
就這樣,賀老總找來找去,卻始終沒有合適的人家。
就在這時,他的兩名老部下秦光遠和瞿光平來到了延安。兩人都曾跟隨賀老總參加過南昌起義,后來部隊被打散后,他們與組織失去了聯系,便回了家鄉。
抗戰爆發后,他們得知老領導當了師長,于是便只身來到延安投奔,想繼續跟著他抗戰。
既然是要來抗日,賀老總自然萬分歡迎,但對他們的職務安排卻犯了難。
要知道當時由于老蔣只給了我軍三個師的編制,還有大批紅軍戰士沒有職務。
就在老總犯難之際,周總理找到他們,并給了兩人一個任務,那就是回湖南從事兵運工作,將湘西王陳渠珍爭取過來。兩人二話不說便領命了。
得知他們要回湖南,賀老總便忍痛割愛,將女兒托付給他們,希望他們能好好撫養孩子長大。
并且他告誡兩人以后若是有特殊情況,可以給孩子改姓,但名字千萬不能改。
兩人也鄭重地接下了這個任務,表明了決心后便離開了。
就這樣,賀捷生自此離開了親生父母,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回到湘西后,因為秦光遠有三個孩子,生活比較困難。于是兩人便決定由無兒無女的瞿玉屏收養這個孩子。
不過瞿的妻子楊氏是川軍首領楊森的侄女,而且夫妻二人的關系并不和睦。
瞿玉屏為了避免引得妻子懷疑,于是便將孩子的姓改為了瞿,聲稱是他在路上撿到的孤兒。
就這樣,瞿玉屏開始一邊從事地下工作,一邊照料養女。在賀捷生長到六七歲時,他特意請了一個讀書人來家中,給她當家庭教師。
但好景不長,到了1944年,瞿玉屏在給八路軍送藥品時,不幸被日軍的飛機炸傷,回去后沒多久便病逝了。而在這之前,秦光遠也病逝了。
因此在去世之前,瞿將養女的身世告訴了她,叮囑她長大后一定要找到親生父親賀龍。
與此同時,他也將此事告訴了妻子,叮囑她要善待捷生,否則將來賀老總不會放過她。
養父去世后,賀捷生便開始跟著養母慘淡度日。
因為楊氏整天游手好閑,家庭的重擔便全都落在了她一人身上,小小年紀便開始挑水、做飯,每天給別人做苦工,生活十分艱辛。
但因為湘西貧困而潮濕,再加上經常逃荒避難,讓原本先天不足的小捷生從未得到過調養,最終還是患上了嚴重的關節炎,雙腿也變瘸了。
然而,誰又能料到,其實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
賀老總的怒火
早在1942年,日軍開始進攻湘西后,賀老總便有了將女兒接回來的打算了。
后來得知蕭克的兒子犧牲在了湘西的戰火中,他更是心急如焚,當即采取了行動。
恰好當時秦光遠的弟弟秦德遠就在延安,對路況較熟。想到他是老部下的親人,值得信任,賀老總便將尋找女兒的任務交給了他。
之后,賀老總還到處找人借錢,籌集了兩百塊大洋,讓他當作路費和尋找女兒的費用。
秦德遠接下任務后,便冒著日軍的炮火出發了。
但沒想到的是,他剛走到河北,便遇到了一個喜歡的女子,頓時將老總交給他的任務忘得一干二凈。
之后,他便拿著這些錢與那女子在當地安了家,從此杳無音信。
而賀老總左等右等等不到人,還誤以為他在戰火中犧牲了,心中十分愧疚。
即使到了1950年,接回女兒后,他還一直叮囑女兒,要記得那些在戰斗中犧牲的烈士。
賀捷生也一直謹記父親的教誨,始終記掛著每一個幫助過自己的人。
到了1955年,她憑借著出色的成績考上了北大。好巧不巧,她竟然在這里遇上了同在北大的秦德遠,這才明白原來對方沒有犧牲。
后來她便將此事告訴了父親。賀老總得知后怒不可遏,當即將人請到家中,并對他怒問道:當年你居然連我的錢也敢拿,那錢里可是有人命??!
一想起與女兒重逢時,她瘦弱的身軀,以及拄著雙拐才能行走的雙腿,賀老總便悲痛不已。
秦德遠也清楚自己理虧,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只能一個勁兒地懺悔。
不過,這次批評了對方后,賀老總也沒再追究。畢竟秦德遠還是知識分子,對國家還有貢獻。所以為了大局著想,他便也原諒了對方。
而歷經種種磨難的賀捷生也沒有被身體的缺陷所束縛,之后她便始終傳承著父親艱苦奮斗的精神,一直堅守在青海基層。
到了1996年,她憑借著出色的表現,被授予少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