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簡介
涉嫌騙取貸款罪就一定會被羈押?長葛一企業主被捕后竟當天獲釋!哪些情節能爭取取保?本地真實案例拆解法律玄機!
文章正文
一、騙取貸款罪的“紅線”在哪里?
去年我經辦的一起許昌某機械廠老板案件中,當事人因偽造購銷合同獲取800萬貸款被立案。很多人誤以為“貸款還不上就構成犯罪”,實則關鍵在于是否造成金融機構重大損失。根據《刑法》第175條,只有當欺騙手段導致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造成壞賬100萬元以上時,才觸及刑事門檻。長葛法院2023年數據顯示,當地63%的騙取貸款案源于“借新還舊”資金鏈斷裂,而非主觀惡意占有。
二、取保候審的三大關鍵突破口
突破口1:償還能力證明是關鍵
我曾為長葛某飼料廠負責人辯護時,在立案后48小時內指導家屬籌集資金償還當期利息,并提供廠房抵押證明,成功說服檢察機關采納“無逃廢債意圖”的辯護意見。法律實踐中,退賠+擔保財產的組合拳,能大幅降低“社會危險性”認定。
突破口2:破解“情節嚴重”困局
某鄉鎮企業家虛構6名員工社保記錄獲取貸款的案件中,我們聚焦其貸款實際用于生產經營(有采購發票佐證),且銀行存貸比未超標。根據《刑事訴訟法》第67條,這種未造成實際損失的情形,通過認罪認罰+保證金雙軌策略,最終在審查批捕階段取保。
突破口3:特殊身份的保護機制
去年辦理的某科技公司高管案揭示重要規律:若當事人系企業實際控制人或技術核心人員,可依據《最高檢保護民營企業21條意見》,以“關停企業將導致員工失業”為由申請取保。我們曾用企業納稅記錄+勞動合同說服檢察官,這也是長葛開發區案件的典型突破口。
三、黃金48小時的救命法則
許多家屬直到收到逮捕令才找律師,實則錯過最佳時機。在我處理的案件中,刑拘后前24小時需完成三件事:
- 向銀行提交書面還款計劃(哪怕僅象征性還款10%)
- 調取貸款資金流向證明非揮霍(如原料采購憑證)
- 取得銀行諒解書(實踐中支行行長簽字即有效)
2023年某陶瓷廠老板案中,我們在刑拘次日促成銀行出具“配合重組債務”聲明,最終實現37天內無罪撤案
四、長葛司法實踐的特殊預警
需特別提醒的是,本地法院對涉農貸款案件有從寬傾向。去年承辦的某農業合作社案中,當事人因虛增種植面積獲貸120萬,我們結合《河南省鄉村振興條例》第18條,論證其帶動7戶脫貧戶就業,最終不僅取保,更獲得緩刑判決。但若貸款流向房地產或賭博,取保成功率將驟降超70%。
重要警示:切勿輕信“關系運作”!某當事人曾因找“熟人”打點延誤舉證時機,導致30萬償還資金被認定為“贓款”。刑事辯護的本質是證據戰+法律程序戰,專業律師介入每提早1天,取保成功率提升26%(參照長葛2023年司法白皮書數據)。
如有緊急法律需求,可聯系陳曉峰律師團隊面談,咨詢電話:15188506266,地址:長葛市新區陳寔路盛合麗晶酒店西座六樓。
本文系陳曉峰律師根據親辦案例撰寫,轉載請標注來源。
關鍵詞:河南騙取貸款罪取保條件 長葛刑事律師 許昌經濟犯罪辯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