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以為醫生這個職業,意味著體面、專業、高收入。
但你知道嗎?在法國,有這樣一群醫生,他們穿著白大褂,救死扶傷,夜以繼日地值班,卻拿著比最低工資還低的薪水。
更讓人崩潰的是,他們不僅工資微薄,如今甚至還被要求——退錢。
他們是“Padhue”醫生。
“Padhue”,是“Praticiens à dipl?me hors Union européenne”的縮寫,意思是“非歐盟文憑醫生”。
也就是說,這些醫生可能來自摩洛哥、阿爾及利亞、黎巴嫩、突尼斯、馬里……很多人早在自己國家就已經是主治醫生,在急診室、手術室摸爬滾打十多年。
但為了更好的職業發展、更穩定的生活,他們來到法國,加入法國醫院系統。
問題是——法國并不輕易承認他們的醫學文憑。
在法國,想要成為一名“正式醫生”,他們必須通過一個極其嚴苛的競爭,叫做「EVC」(épreuves de vérification des connaissances),翻譯過來是“知識驗證考試”。
說得再確切一點,不通過考試也可以當醫生,但只要EVC沒過,不管你在自己的國家做了多少年主刀,你在法國醫院的身份,就像個實習生。
那么,這個EVC競爭到底有多難呢?據統計,2024年,共有10,000人報名,其中7,000人已在法國醫院工作。
而最終,只錄用了3800名Padhue醫生,有些醫生明明分數很高也會被刷掉,理由只是簡單一句“今年標準提高”。
必須要說的是,即便是成功入選的人,隨后也還需經過至少為期兩年的“整合過程”才能成為正式員工,拿到與正常醫生相同的薪水。
而那些沒通過考試的人,只能拿一個“臨時工身份”,最多只能續簽13個月,工資只有1800歐元。
而且,這還是“好的情況”。
有的醫生在“身份模糊”的灰區下工作,工資只有1500歐甚至更低,連工會都說:“這是赤裸裸的系統性剝削。”
可事實上,別看Padhue醫生身份不正,但法國醫院長期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沒有他們根本運轉不下去。
所以,很多醫院都會想辦法留下他們,最常使用的辦法就是給他們一點差額津貼(prime différentielle)。
但現在,這筆錢沒了。
故事發生在大巴黎塞納-馬恩省(Seine-et-Marne)的一家醫院集團——Grand H?pital de l’Est francilien,簡稱GHEF。
這是一個跨四家醫院的大型醫療系統,人手長期短缺,急需醫生。
于是,他們開始大規模招聘Padhue醫生。為了解決招聘困難、穩定人才,這些年來GHEF就采用了發“補貼”的模式,想讓這些Padhue醫生的薪資略高一點。
什么叫“略高”?簡單說,剛好夠租房、吃飯、活著。
但問題來了。去年,GHEF換了新領導,新領導翻賬時發現:這筆補貼,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于是他們決定:停發,還得把過去兩年的“違規補貼”給退回來。
2024年底,第一封“追款信”飛進了醫生們的郵箱。信上寫得很清楚:你在2022年到2024年期間多領了工資,請在三十天內退還。
看到信的醫生們慌了,對許多Padhue醫生來說,GHEF醫院過去發放的“差額補貼”,是他們收入里最關鍵的一部分——有人靠它撐起一半工資,甚至更多。
結果現在醫院突然宣布,這筆補貼“不合法”,必須停發。而更荒唐的是:過去兩年發的,也得全部吐出來。
對此,CGT工會公開表示,“有醫生現在每月工資只剩1100歐,比清潔工還少,還被追債三四萬,這太荒謬了。”
“有些人一個月要值二十個夜班才能維持生計,養家糊口。這簡直難以為繼。”
昨天,工會代表前往衛生部緊急交涉,原因很簡單:太多人扛不住了。
你可能以為醫院至少會體恤一下?
并沒有。GHEF方面的回應是:“我們只是按財政部的要求整改,依法合規而已。”
這筆補貼兩年總額是多少?270萬歐元。
換句話說,這筆補貼當初是醫院為了吸引他們而主動寫進合同的,現在卻全盤推給醫生買單。
為了活下去,多位醫生已經請了律師,要求撤銷追款,認為醫院把管理責任推卸給一群語言不通、法理不熟、身份本就不穩的外籍醫生,是極不公平的做法。
一位醫生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不是不想還,而是根本還不起。你想想,我現在只有一半工資,還得按原工資交稅、付律師費、還房租,我哪來的錢?退一萬步說,我就算想走,我還不能走!因為我還沒通過EVC考試,我不能離開這個醫院,不然身份就斷了。”
的確,這些醫生大多還沒通過資格考試,必須留在當前醫院才能繼續維持合法行醫身份。如果此時辭職、離開醫院,身份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面臨失業、失去居留許可。
“我們被困住了。”一位醫生低聲說,“每一個努力逃出去的念頭,最后都被現實打回來了。”
有醫生在匿名采訪時透露,曾為了買房計劃了兩年,結果現在直接放棄。
另一位醫生得知自己要退還6萬歐元后,情緒近乎崩潰:
“我在摩洛哥都能拿2000歐元一個月,我不可能跑到法國來做這份工還被追債。當年我們是抱著希望來的,現在卻被榨干后當成負擔。”
他們不是來法國“鍍金”的,是來救命的——醫院里日夜輪班,急診、留觀、ICU都頂上了,有人還要帶學生、教實習生,卻連基本工資都岌岌可危。
“系統靠我們撐著,現在還要從我們身上找漏洞,真是諷刺。”
更令人震驚的是,醫院現在還準備盯上醫生們的加班費。
“我們原本就沒有資格和‘本地醫生’比薪資、比休假、比權利,但現在連加班都要被審核?我們不是隨時待命的義工。”
有醫生說,有時候人手太緊,主管直接打電話“請你做個人情”,于是他們下班后自愿留下來,連值夜班都不計入工時。
現在醫院說,這些“不計入工時”的“額外勞務”,也將被清查。
“我們不斷地‘填坑’,結果現在自己卻成了‘財務黑洞’。”
一位已經通過EVC考試、但仍留在醫院工作的醫生苦澀地總結道,“我算是幸運的了,至少以后有希望轉正。但你知道我的那些同事,他們要上夜班、還要復習備考、還要擔心還款,有人已經在抑郁邊緣。”
這次風波,其實并不是孤立事件。
早在2023年,CGT工會就曾警告:法國醫院對Padhue醫生依賴嚴重,卻不給足夠的身份保障。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間,他們沖在第一線,拿的仍是最低檔工資。
這類醫生如今在法國公立醫院體系中人數近6000人。他們撐起急診、產科、內科、外科的骨架,卻始終站在“臨時”、“邊緣”、“可替代”的位置。
而現如今,這個系統正在對他們說:謝謝你們,現在,請把錢還回來。
現在不知道這些醫生最后能否贏得官司,拿回尊嚴,但我們知道的是,法國的公立醫院,離不開他們。
Ref:
https://www.leparisien.fr/faits-divers/inacceptable-des-praticiens-hospitaliers-sommes-de-rembourser-des-milliers-deuros-de-salaire-16-07-2025-JJBRJJM7MNEWBCJAVCL4W664WE.php
文|閃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