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痙攣性斜頸患者四處求醫卻收效甚微,"難根治"三個字幾乎成為沉重標簽。面對頸部異常的疼痛、痙攣,不少人無奈嘆息,仿佛前方道路黯淡無光。但中醫理論告訴我們——真正的曙光或許就藏在你的身體內部,在"肝風"這一核心病機之中。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一、追根溯源:肝風內動是核心病機
中醫視"肝"為全身氣機之樞紐,主疏泄,喜條達。倘若情志失衡,如長期憂慮抑郁,或久居壓力高壓環境下,肝氣便易郁結不通,如無形枷鎖束縛著我們的氣血運行。
氣滯則血瘀,氣血運行受阻,如同河道堵塞,流速漸緩,終至血行遲緩;
而肝體陰用陽,若肝血陰津不足,無以滋養柔潤筋脈,或肝郁日久暗耗陰血,筋脈便會失其濡養,如干枯河道中掙扎的草木。
此時肝陽便易失卻約束,如同失去平衡的風火輪,擾動內生虛風,風性善動,向上向外升騰,挾火挾痰流竄至頸項筋脈,頸部氣血由此失和,筋肉失于控制,故而突發不自主地扭轉、后仰或側傾。
二、整體調治:從根本平息內風,調和臟腑
1. 平肝熄風,重鎮以定動搖之象
針對風陽上亢,頸部抽搐顯著之證,用藥多取礦物類或介類藥材。此類藥物質量沉重沉降,尤擅長入肝經清火斂陽、鎮攝亢風,引導上沖之氣機下行歸元;同時配合味咸性寒之物,以其寒涼之性制火,咸味能軟堅潛陽,共同平息擾動筋脈的風勢。
2. 滋養柔木,潤養筋脈之體
根本在于滋養肝之陰血。此階段用藥側重選取味甘質潤,多汁多液之品,善滋補肝腎陰液陰血,如深藏地底的塊莖,其性涼潤能除體內虛熱,味厚滋膩能充養不足的精血。使其能充分涵養,猶如為干涸的筋脈土壤注入甘泉,使其恢復柔順彈性。唯陰血得充,肝陽方不再妄動。
3. 調暢氣機,疏達木郁之結
除直接平肝滋腎,恢復肝之疏泄條達功能也極為關鍵。此時常結合運用理氣行滯、調理中焦氣機升降的藥材。此類藥材芳香行散,既能溫和推動氣行,使郁結之氣如春風融冰;又可調和脾胃樞紐,使中焦道路暢通無阻。氣機如順流之水,不再停留化火,則風火升騰之源自然削弱。
4. 扶助脾土,化源充養氣血
中醫常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脾胃居中為氣血生化之源,運化水谷精微以滋養全身筋骨肌肉。
若中焦虛弱,運化無力,一則氣血乏源,筋脈失養;二則水濕內停,凝聚為痰,成為助風擾動之"無形之邪"。
故調治過程常需健運脾胃,溫中健脾之品固護中焦;同時配伍甘淡滲濕之物,如同為身體開辟溝渠,使積存的濕濁之邪有序排出。
盛勁強大夫,中醫主治醫師,臨床工作近 30 載,在書寫痙攣、痙攣性斜頸、梅杰綜合征、小腦萎縮、運動神經元病、帕金森病等疑難雜癥的治療上頗具造詣。他擅長運用中醫藥療法,從整體出發,針對患者個體差異進行辨證施治,為眾多深受疑難病癥困擾的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