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決策投顧 摘要:中國儲能滲透率僅 4.9%,尚處“1→10”的產業化初期,隨著度電成本進一步下探、商業模式成熟,儲能將從配角升級為電力系統的核心調節主體。
1.儲能行業概述
儲能是能源系統的核心調節器,主要作用包括:
①提升電網穩定性:解決風光發電間歇性問題,通過調峰調頻保障電網安全,減少棄電率(如光伏電站配套儲能后利用率從60%升至90%)。
②降低用能成本:用戶側利用峰谷價差套利(如工商業儲能年省電費40%),電網側延緩設備擴容投資。
③賦能多元場景:驅動“儲能+X”模式,覆蓋油田(替代柴油機組)、數據中心(毫秒級備用電源)、5G基站(降低鐵塔運維成本)等千行百業綠色轉型。
2. 儲能產業鏈
儲能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其中上游為設備及原材料生產,中游為儲能設備生產、系統集成及運營維護,下游為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等應用場景。
電化學儲能系統由儲能電池系統、升壓變流系統和能量管理系統(EMS)組成。其中,儲能電池系統由電池組(BA)、電池管理系統(BMS)、熱管理系統(溫控模塊)、消防系統(消防模塊)等設備組成;升壓變流系統由儲能變流器(PCS)和變壓器等設備構成。
儲能電芯/電池管理系統/升壓變流系統/能量管理系統/其他零部件或材料價值占比分別為47.08%/29.25%/11.37%/0.64%/11.65%,電芯成本最高,但儲能系統的價值最終體現在集成后的系統級產品上。
3.當前儲能行業裝機需求火爆
GGII 儲能行業數據發布:根據GGII數據,2025年上半年得益于美國“搶運”及中東、智利等項目交付,儲能系統出貨量達到110GWh,接近于2024全年,上半年出口大增。GGII預計2025全年中國儲能系統出貨200GWh 以上,同比增速超過40%。
儲能電池端來看,2025上半年出貨量265GWh,同比+128%,由于上半年搶裝,預計傳統旺季Q4出貨同環比出現下滑,GGII預計2025全年儲能電池出貨超500GWh,同比增速接近50%。
4.儲能行業投資邏輯與個股梳理
堅定看多儲能:邏輯貫通短、中、長期。
短期看,現貨市場負電價已成常態,直接催生儲能剛需;與此同時,獨立儲能度電成本已降至0.35–0.6元/kWh,項目盈利模型首次跑通,經濟性拐點確認。
中期看,2024-2035 年風電裝機將先后沖頂,年均新增 1 069 GW(光伏)和 362 GW(風電),按現有配比測算,可帶動新型儲能年均新增 264 GW/1.5 TWh,相比 2024 年的 178 GWh 仍有 8.6 倍擴容空間。
長期看,中國儲能滲透率僅 4.9%,尚處“1→10”的產業化初期,隨著度電成本進一步下探、商業模式成熟,儲能將從配角升級為電力系統的核心調節主體。
相關個股:
陽光電源:全球最大儲能系統集成商(連續8年中國第一),沙特7.8GWh標桿項目彰顯構網型技術實力,AC存儲技術實現“交直流一體”設計,能量密度提升30%,運維效率行業領先。
億緯鋰能:儲能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二(2024年增速115.7%),全球首家量產600Ah+大電芯(628Ah),馬來西亞/匈牙利雙基地布局加速出海,戶儲電芯市占率全球第一。
贛鋒鋰業:垂直整合“鋰資源-電芯-儲能電站”,314Ah/587Ah電芯驅動6.25MWh系統量產,山西榆社等36億元共享儲能項目落地,2024年儲能收入突破50億元。
國軒高科:全固態電池技術先鋒,首條0.2GWh中試線核心設備100%國產化,金石電池通過針刺/熱失控等極限安全測試,乾元智儲20MWh系統壽命達25年。
風險提示:美國新能源與儲能需求下行;行業競爭加劇影響利潤率;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來源:
1.2025-3-7華福證券——儲能系統集成領軍企業,全產業鏈自研+海外市場拓展打開成長空間
2.2025-7-17國信證券——英國政策支持新能源車及充電設施,新興市場儲能大有可為
3.2025-7-7華安證券——儲能市場維系高景氣度,關注儲能板塊投資機會
(分享的內容旨在為您梳理投資方向及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買賣依據,您應當基于審慎原則自行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