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四川萬源,位居大巴山區腹地,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功能區。萬源市森林覆蓋率超過63%,林地資源達到501.8萬畝,具有發展林下經濟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里又被稱為“秦巴藥庫”,已發現中藥材1206種,道地中藥材達160余種,尤以名貴中藥材萼貝、天麻、黃精等馳名中外。
萬源農民在林下仿野生環境種植天麻已有些年頭。近年來,萬源市確立了推動天麻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的路徑,天麻種植面積快速增長,目前已達1萬畝,林下仿野生種植面積達0.8萬畝。根據規劃,2026年種植面積將達3萬畝,2027年將達5萬畝。
今年2月,萬源已獲得全國特色農產品“天麻之鄉”現場認證,明年將申報“萬源天麻”中國地理標志商標。萬源天麻含有的天麻素等有效成分遠高于《中國藥典》標準,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該市通過與各大科研院校合作,大力招商引資,不斷完善產業鏈,直指綜合產值30億元目標。
投入大、技術難成限制門檻
千百年來,天麻入藥均是采集野生。近年來,天麻雖有人工種植,但因投入大、技術難,陷入“十種九虧”的困境,規模難以提高。萬源目前規模化種植業主,均是摸索多年且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華勝農業負責人茍于勝坦言:一旦掌握了技術,回報也是非常可觀的。
天麻要如何種植呢?茍于勝介紹,因天麻好陰,溫濕度須適宜,通體無須光合作用,所以得選擇一塊海拔800米至1500米的林地,且地面相對平坦,便于仿野生種植。
每年1月起,就要進行育種。育種的同時要培育密環菌和萌發菌,并準備菌柴。所謂菌柴就是從林地砍伐的非油脂類雜木,斷成20厘米長的節塊。待天麻花開過后,便在土里埋放菌柴,并放置培育好的萌發菌和密環菌,然后將蒴果中的種子植入菌柴周圍。
約次年3月起,再在林下種植基地埋置菌柴,并加入培育好的密環菌,然后將育種基地菌柴周圍的土挖開,將小天麻移植到種植基地。小天麻一般種植在菌柴周圍,然后蓋上土,上面再覆蓋樹枝、樹葉等物。大約10月以后,就可采挖天麻了。前后約需兩年。
天麻成熟后須及時采挖,否則會長出箭桿,塊莖就慢慢變空。天麻的神奇之處,一是其種子非常微小,一個蒴果中含有三四萬粒種子,成活率僅為萬分之二三十;二是種子成活離不開萌發菌和密環菌,并有菌柴為其寄生。可想而知,在純野生環境下天麻有多珍稀。
萬源種植天麻,萌發菌和密環菌需外購,埋進土里的菌柴也是一次性的,且天麻種植每三年就得換地,所以種植成本非常高。“像一般的品種,每畝投入成本在3萬至4萬元,萬源特有的烏天麻,每畝種植成本達5萬至7萬元。”茍于勝說,一般種植戶是難以承受的。
經濟效益高,聯農帶農效果顯著
華勝農業在官渡鎮杜家溝村建了70畝天麻育種基地,并林下種植烏天麻800余畝,烏紅雜交天麻600余畝。茍于勝說,天麻畝產平均達5000斤,烏紅雜交天麻價格為每斤15元以上,而烏天麻價格則高達每斤60元。因此,每畝天麻產值能達到7萬至30萬元。
茍于勝2020年起規模化種植天麻,目前累計投入約3000萬元,從2023年起才逐步賺錢。像他這樣的規模,常年臨時用工達四五十人,固定用工八九個人,每年勞務開支約200萬元。就聯農帶農效果來說,由他提供種子和技術,村民參與種植后,收獲頗豐。
杜家溝村黨支部書記龔祥波說,他們將70萬元中央及省財政集體經濟扶持資金投入到華勝農業,每年固定分紅5.6萬元,公司效益好了還可參與二次分紅。并且,全村有40余戶農戶在公司帶動下種植天麻,產值近1000萬元,村民純收入超過500萬元。
草壩鎮黑池坪村,則是拿800畝林地入股到林晟農業。根據約定,村里每年可得到純利潤3%的分紅,每兩年可為村集體增收40余萬元。同時,黑池坪村也有40余人在林晟農業務工,并有兩戶農戶在公司帶動下種植天麻,預計每戶純收入都會超過20萬元。
為了促進天麻產業發展,萬源市每年預算了4000萬元財政資金,用于扶持種植大戶及0.5畝以上的小散戶。針對小散戶的政策是,將天麻種植納入“五小庭院經濟”項目補貼,標準為每畝補助3000元。受此政策惠及,草壩鎮小散戶種植天麻已達800余畝。
草壩鎮鎮長張麗婭說,如今農村留守老人多,以五六十歲的兩個老人為例,在龍頭企業或大戶帶動下,人均種植1畝天麻,純利潤可達三四萬元,相當于年人均增收一兩萬元。
擴基地、強加工,做大產業規模
萬源市通過與西南交通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及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達州市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在天麻新品種選育、天麻育種及栽培、加工等方面進行科技攻關,已選育出“萬烏一號”“萬紅一號”“萬綠一號”等適合本地的優質高產新品種。
林晟農業在草壩鎮種植天麻3200余畝,在石窩鎮種植800余畝。跟華勝農業一樣,也是目前萬源市重要的天麻種植領軍企業。萬源市將持續培育帶動能力強的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天麻種植,并同時向精深加工、市場流通、品牌建設上拓展。
該市還將在永寧鎮打造天麻種植現代農業園區。2025年建成初加工廠2座、深加工廠1座,將實現綜合產值10億元;2026年再建成初加工廠1座、深加工廠1座,培育縣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1家,將實現綜合產值20億元;2027年建成精深加工廠1座,富硒天麻綜合體1座,培育縣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2家、省級1家,將實現綜合產值30億元。
如今,林晟農業已投資800余萬元,在永寧鎮完成了加工基地一期工程建設,天麻果、天麻片烘干,以及天麻面條、天麻酒加工技術已經成熟。“我們還將在石窩鎮建一條加工生產線,兩地日加工能力將達到16噸,可完全消化現有種植基地的加工需求。”總經理楊德赟說,他們還將在基地建設萌發菌和密環菌的培育工廠,那樣生產成本會更低、帶動能力會更強。(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傳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