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期待已久的暑假終于到來!在長達近兩個月的時間里,有些孩子會經歷所謂的“假期綜合征”,即因生活節奏、環境變化等引發各種各樣的行為和心理問題。為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建議家長們積極通過言傳身教和科學引導,幫助孩子們避免和糾正不良行為,養成受益終身的良好習慣。
起居有常,保證充足睡眠
假期中,部分孩子規律的作息被打亂,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導致日夜顛倒、生物鐘紊亂。這時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勞逸結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假期作息時間表,保證充足睡眠(一般小學生需要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動、劇烈運動。如果孩子能按照約定作息,可以給予適當鼓勵和肯定,幫助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在開學前1到2周,逐漸將作息時間調整到能適應學校作息要求的節奏。
合理膳食,保證營養攝入
暑假期間,孩子在家的時間較多,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是三餐規律、飲食有度,珍惜食物不浪費;二是膳食平衡、食物多樣,通過同類食物互換、小份備餐以及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蔬菜深淺搭配,實現食物多樣化;三是膳食要清淡,少鹽、少油、少糖;四是家中應避免存放過多零食,教孩子學會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保質期等,選擇相對健康的零食,并注意控制進食量和食用頻率。此外,可以讓孩子參與到一日三餐的準備和制作過程中,增強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和家庭責任感。
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避免網絡成癮
有些孩子暑假足不出戶,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使用電子產品,沉溺于網絡視頻或游戲,容易引起眼睛干澀、身體酸痛、精神緊張、情緒暴躁等。為避免這種情況,家長一是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盡量少看手機,多陪伴孩子;二是要管理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跟孩子約定每天上網的時長,避免長時間、無限制使用電子產品;三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用眼習慣,上下午做眼保健操各1次;四是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戶外活動等,從而減少看屏幕時間。夏天天氣炎熱,戶外活動要注意避暑防曬,可選擇在早晨或傍晚較為涼爽的時間段進行戶外運動和體育鍛煉,若室外溫度過高,可選擇室內運動,如室內乒乓球、健身操等。
講究個人衛生,培養良好衛生習慣
假期是培養健康習慣的黃金時期,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是做好手衛生。特別是要做到接觸食物前要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先洗手等;二是“常”洗澡、“勤”換衣。根據季節、天氣、日常活動等情況,合理安排洗澡和換洗衣服的頻次,保持身體清潔。洗頭、洗澡、擦手和擦臉的毛巾應保持干凈,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和洗漱用具;三是開窗通風。開窗通風可有效改善室內空氣質量,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死多種致病微生物。條件允許情況下,應每天早、中、晚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15分鐘;四是不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袖遮擋。吐痰時,應將痰液用紙包裹,再扔進垃圾桶;五是保持社交距離。在車站、機場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或在超市、銀行等排隊時,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不僅能降低疾病傳播風險,也是文明禮儀的體現。
加強溝通,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兩個月的長假期,孩子容易出現情緒波動和變化。家長首先自身應要放松心態,營造輕松、溫暖、愉悅、充滿安全感的家庭氛圍;其次要注意觀察,及時識別孩子的不良情緒,發現孩子有情緒變化或行為改變時,要主動了解他們的內心感受和想法,做到多傾聽、多理解、多支持,少說教、少指責,要耐心尋找孩子發生情緒變化的原因,幫助他們學會合理表達,及時處理生活、學業及社交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另外, 鼓勵孩子與朋友多交流,或者安排一些朋友間、家庭間的聚會,幫助孩子發展和提高社交技能。如果孩子持續存在不良情緒,家長要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來源 ▏河北疾控
編輯 ▏劉寧 劉賀英 王小東
審核 ▏張俊英 賈偉
溫馨提示:轉載請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