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熱鬧的廣州,有這么一所高校,它在金融教育領域熠熠生輝,被大家稱作“華南金融人才搖籃”,它就是廣東金融學院。或許你聽過它的名字,可對它卻沒有深入了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所獨具魅力的學府。
央行基因,深厚底蘊
廣東金融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是華南地區唯一的金融類高校。其創辦于1950年,背后有著特殊的“身世”——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辦,自帶深厚的“央行基因”。這份獨特的出身,賦予了廣金與眾不同的底蘊,也為它在金融教育之路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5年,廣東金融學院在2025年新年致辭中提到:學校學科專業層次實現大幅度躍升,為學校實現更名“金融大學”和成為博士授權建設單位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繼去年該校書記李建軍在表示辦好中國第一所“金融大學”之后的再度表態。要知道我國暫時沒有一所以“金融大學”命名,這一空白或將由廣東金融學院來補充
發展迅猛,成果斐然
近年來,學院發展勢頭強勁。2021年,成功獲得碩士學位授權單位資格,并新增金融、保險、會計三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2024年,再添9個碩士授權點,包括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及應用統計、資產評估、審計、法律、國際商務、工商管理、翻譯、數字經濟等8個專業碩士點。這次新增授權點數量位居廣東省第一位,并且實現學術型碩士授權點零的突破。如此亮眼的成績,彰顯了學校在學科建設方面的強大實力與卓越成效,也讓該校在眾多財經高校中嶄露頭角。
學科基礎堅實,專業特色鮮明
學校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學科基礎,金融學為核心專業,現有本科專業53個。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金融學、保險學、會計學。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金融學、信用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經濟學、保險學、金融數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務管理、投資學、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審計學。
廣東省重點學科4個: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金融學、經濟法學。
2024年,學校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并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的特色,新增數字經濟和國際經貿規則兩個本科招生專業。
跨界融合新篇,智啟AI金融未來
2024年,學校有一個重大舉措,新建了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應用統計學四個本科專業,并且還計劃增設人工智能、智能科學與技術、網絡與信息安全、數據經濟等專業,致力于打造金融與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交叉融合的新工科平臺。
這個學院與其他二級學院的專業不同,所有專業都緊緊圍繞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不僅設置了大模型應用、AIGC技術等前沿技術課程,還強化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數學課程,比如拓撲數據分析、復變函數等,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拓寬他們的前瞻性視野,讓學生在未來的科技浪潮中,能夠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占據一席之地。
分數線適中,適合多數考生
對于眾多有志于投身金融領域的學子而言,分數線是擇校時的重要考量因素。以2024年廣東金融學院在廣東的招生情況來看,物理類錄取最低分為225組的510分,對應的錄取最低位次是129745名;歷史類錄取最低分為214組的502分,錄取最低位次達到了37741名。
廣東金融學院2024年在廣東普通類專業組招生錄取分數線
與一些頂尖財經類高校動輒600分以上的分數線相比,廣東金融學院的錄取門檻相對適中。這對于成績處于中上游水平,渴望在金融領域有所發展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個性價比超高的選擇。他們能夠以相對不那么高的分數踏入這所極具潛力、有著深厚央行背景的學府
就業前景廣闊,學位授予率為100%
從就業數據來看,廣東金融學院表現十分亮眼。根據《廣東金融學院 2023-2024 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2024年本科畢業生共5881人,實際畢業人數5880人,畢業率為99.98%;尤為突出的是,學位授予率實現100%全覆蓋,說明了學校的教學品質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杰出成果,也反映出學校不會對學生有過于嚴苛的學業要求。
從就業流向來看,有30.09%的畢業生投身金融行業,于銀行、證券、保險等關鍵領域施展才華。為了進一步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校領導親自率隊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與本地金融機構合作,如中國農業銀行廣州分行、江蘇銀行深圳分行、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共同搭建協同育人平臺,建立校企對接合作的長效機制。
特別聲明:本文為優志愿原創作品。未經著作權人授權,禁止轉載和使用,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