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夏天,曾經霸占冰柜C位的鐘薛高徹底跌落神壇。天眼查顯示,鐘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因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被申請破產審查。曾揚言要做“中國雪糕界愛馬仕”的創始人為了還債不得不在直播間賣紅薯。這個讓消費者又愛又恨的“雪糕刺客”在酷暑遭遇“寒流”,令人唏噓。
夏天依舊需要清涼,但新的“刺客”卻沒有缺席,這次輪到了冰塊。
近日,山姆超市上架了一款農夫山泉的 2kg 食用袋裝冰塊,定價為 22.8 元。
相比之下,農夫山泉的 500ml 瓶裝水,只賣 2 元左右。要凍出 2 公斤冰塊,理論上需要 4 瓶 500ml 的瓶裝水,也就 8 元左右。此次賣出 22.8 元,相當于一瓶水要價 5.7 元,冰塊價格是瓶裝水的近 3 倍。
這引發了社交媒體上許多網友的吐槽和不解,原料都是水,為什么食用冰塊的價格要高出這么多?
但這其實還不是最貴的。
農夫山泉旗下還有一款 4.5 元 160 克的散裝冰杯,單價更是瓶裝水的 7 倍,比專供山姆的冰塊價格更高。還有網友表示花了 5 元左右。
所謂冰杯,即一次性帶蓋密封塑料杯,里面裝滿了可食用冰塊、冰球等,撕開密封即可使用。由于冰杯是一個百搭產品,人們可以自行加入喜歡的飲品如奶茶、咖啡中,因此它近年來備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
而就是這些被稱為“刺客”的冰塊、冰杯,一度引發搶購,甚至出現缺貨、售罄的情況。
22.8元的農夫山泉冰塊在山姆平臺上架不久,就已經顯示售罄。有消費者直言“沒想到連買冰都需要搶”。
盒馬的袋裝食用冰 750g 售價 6.5 元,算下來比山姆的定價略便宜。
其他外賣平臺、生鮮電商、品牌便利店也都引進了不同規格的冰杯,160g 的普通食用冰塊,售價大概三四元一杯。比較貴的是冰球,凈含量 160g 左右,更不容易融化,一顆就要賣將近十元。
曾幾何時,當咖啡杯、奶茶杯里出現大量冰塊時,還會被嫌棄。
而今,包裝好的現成冰塊、冰杯,已經變成年輕人的時尚單品。在社交媒體搜索可見,制作加冰飲料成為全新的“精致生活方式”。
根據《2025中國都市消費行為白皮書》顯示,冰杯銷量連續兩年增速300%,一線城市人均年消費冰杯已達48杯。對比之下,年人均飲用僅20杯的咖啡都顯得黯然失色。
究竟是誰在買貴價冰塊?自己在家就能凍出來的冰塊,為什么會成為農夫山泉們的一門生意?
有從業者表示,冰杯價格高的核心在于生產設備、冷鏈物流和生產工藝的投入。
最常見的家庭制冰方式,是把水倒入冰盤或冰格中,放入冷凍室中凍結,等待幾個小時直到水完全凍結成冰。
但這樣制作出來的冰塊,質感酥脆,容易融化,且易吸附異味。因為冰塊的受冷原理,就是讓外殼先凍起來,而中間可能還是空心的,這就容易導致冰塊中的氣泡空氣難以排除到冰塊之外。
專業的工業制冰就不同了,通常會先“制水”,即通過專業設備對自來水進行凈化,過濾出真正的“純凈水”,隨后經由密封管道,進入大型制冰機開始制冰。
制冰機會采用流水凍結的方式,即不斷有新的水流入冰模,這樣可以確保冰塊中心部分的水分子也有機會接觸到冷卻表面,從而形成透明且結實的冰塊。
總的來說,工業生產的冰,品質更高。
有網友表示,在做冰咖啡時確實感覺購買的冰塊比自己做的冰融化得更慢。
山姆工作人員則透露,山姆會員商店“農夫山泉純透實用冰”定價高的原因在于,該冰塊制作工藝技術特殊,采用24至32小時超低速緩慢凍結工藝。相較普通流水制冰工藝,該冰塊在相同環境下融化速度可降低20%,因此更適用于夏季長時間保冷場景。
加之在山姆等高端渠道銷售,渠道費用較高,也推高了產品價格。
對于高價冰塊,網友態度截然不同。
一部分網友認為,冰塊本質是固態水,家庭冰箱即可滿足需求,工業化生產后溢價銷售不合理,稱其為“智商稅”。
一部分網友則更看重綜合體驗價值,包括省去自制等待時間、規避家用冰格的衛生隱患,以及調制飲料時更慢的融化速度等,為品質生活付費很有必要。
當一杯冰塊的價格貴過奶茶、咖啡時,你會考慮購買嗎?
編輯:c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