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他死了快四百年,結果他留下的禍根,至今仍讓人說到就忍不住打冷戰(zhàn)。
他的政策不是寫在紙上的歷史條文,而是活生生壓在百姓頭上的刀子。你以為只是換個發(fā)型,穿件新衣?但那一刀剃下去,剃掉的是整個民族的尊嚴。
房子被搶,土地被圈,老百姓連逃荒都成了死罪,更狠的是,災年連著來,政策卻像鐵墻一樣不讓你動。
而這一切,都和一個名字脫不了干系——多爾袞,清王朝時期,他掌權不過幾年,卻像在華夏大地上引爆了四顆雷,許多百姓因他無辜離世。
強制剃頭
1644年5月,清軍剛進北京城,腳還沒站穩(wěn),多爾袞就給天下百姓下了第一道命令——剃發(fā)易服。
這不是建議,不是習俗,而是命令,違者,死。“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短短八個字,就是當年百姓活著的門檻。
北京街頭,剃頭匠跟著清兵挨家挨戶敲門,不是問你要不要剃,而是直接按住頭來刀子。“一刀剃不干凈?再來一刀,一直到血冒出來才停。”
有的孩子哭著掙扎,被一腳踹倒,老人大喊“發(fā)膚受之父母”,結果全家被滅門。這不是換裝秀,這是斬文化、滅記憶、斷根本。
到了江南,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血流成河,部分讀書人、工匠、商販,只因為不剃發(fā),就被當街斬首。十日限期,鄰里舉報,舉報一個不剃的,全家連坐,這不是征服,是羞辱。
你問當年百姓怎么選?認命還是拼命?大多數人沒得選,那一年,華夏人的文化審美、禮制風俗,被一刀切斷了根。
清軍進京后,旗人們大搖大擺地選好了“落腳點”,他們可不是租房,不是買房,是直接圈地。
北京、保定、順天,城里城外的好房子、好田地,全成了“皇親國戚”的私產,原來的主人呢?都被趕走了。
有人哭著回來看看老宅,都會被門口的旗人抄起刀就砍:“這是咱家的地了,滾。”,又或者是:“一腳踢出去,誰攔路就砍誰。”
而圈地之后,百姓只能流離失所,可你要是敢逃跑,麻煩就來了,“逃人法”隨之而來。
無情殘酷的“逃人法”
“逃人法”這名字聽著像是抓逃兵,實則是抓災民。誰敢逃荒,被抓回來就是死,誰敢收留逃荒的人,一起死。
官府甚至懸賞抓“逃人”,哪怕是小孩、孕婦、老人,只要被貼上“逃人”標簽,照抓不誤。
山東、河南當年連年災荒,百姓沒飯吃,想逃去別處討口飯,結果呢?人剛逃出去半天,就被地方官拿下,頭掛在衙門門口三天示眾,“殺雞儆猴”。
所以,對當時的百姓來說,逃被砍死,不逃被餓死,怎么都是個死,充滿無奈。
而地方官也苦,朝廷攤派名額,一個月必須抓幾名逃人,抓不夠,烏紗帽不保。于是錯抓、亂抓、嫁禍,一波接著一波,只要你穿得破,口音怪,路邊看見你,你都得趕緊繞著走,要不然直接把你銬走。
1648年,多爾袞達到權力頂峰,他雖然不是皇帝,卻把“攝政王”三個字玩得風生水起,后面干脆自稱“皇父攝政王”,要知道,“皇父”只有天子能配得上這樣稱呼,多爾袞明顯是僭越了。
順治皇帝成了擺設,整個清廷都在他手里轉。
可天有不測風云,1650年,多爾袞在喀喇城狩獵時一頭摔下馬,幾天后死了。“連遺詔都沒來得及寫。”
他一死,朝廷立刻變臉,原本巴結他的大臣紛紛跳船,順治帝終于出手了,追奪封號,定罪清算,連陵墓都掘了,棺材都被剖開。
歷史上第一次,一位親王被剖棺查抄,多爾袞的親信被一鍋端,財產充公,有人被流放寧古塔,有人直接發(fā)配邊疆。
“天子有其名,攝政有其實”這句官場黑話,終于不再流傳。
可問題也來了,他死了,權力真空了,原本壓著一切的那只手沒了,朝廷頓時亂成一團。各派系開始互咬,互相揭黑料,互相清算。“人人自危”的狀態(tài),成了清初朝堂的日常。
百姓看到的是什么?不是誰上位誰下臺,而是飯更難吃了,稅更重了,命更賤了。“朝堂一亂,苦的是老百姓。”
天災來了,政策卻死死不松口
從順治七年開始,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連續(xù)三年遭災,先是大旱,地裂開,接著大水,田全淹了。“地里冒水,鍋里見底。”
可清廷的政策一動不動,逃人法還在,圈地政策沒改,稅還得交。哪怕地荒了三年,沒人種,朝廷照樣按畝征稅,結果是誰交?老百姓交。
旗人圈了地,但不種,地荒著,稅卻攤派給剩下的漢人百姓,交不上怎么辦?家被抄,孩子被抓去當苦力。“一個孩子才九歲,被拉去當牛童,活活累死。”
河南某村好心收留了三戶災民,結果呢?全村長老被官府帶走,三戶人直接被亂棍打死,尸體扔在衙門口,兩天沒人收。
這是天災嗎?不,是人禍,你想逃命?不行,你想收留人?不許,你想種地?地被圈了,你想少交稅?不可能。“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像套在脖子上的繩索,越掙越緊。”
當年,有村莊干脆搬進山里,成了流寇,“活著是罪,逃是死,不如造反。”
多爾袞死了快四百年了,可那四場災難,留下的印記卻像刀疤一樣,剃發(fā)易服,砍掉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圈地和逃人法,把老百姓逼成了罪犯,他的死讓權力斗爭卷土重來,天災本可緩解,卻被制度一口吞下。
這些不是歷史教科書上的冷文字,而是活生生的人命,是一鍋鍋淚水泡飯,是一條條被逼瘋的活路。
多爾袞的名字或許只是墓碑上的一筆,但他留下的災難,卻早已寫進了這片土地的骨頭里。
信息來源:
多爾袞頒布剃發(fā)令,梳金錢鼠尾辮,孫中山怒斥這是奴役的象征(2) 2024-12-19 13:03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