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李靜在節目里說過:“婚姻里的相處,有時候就像打太極,你得看懂對方的招式,才能接得住招,不然很容易被‘打’得措手不及。”
老祖宗也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尤其是和婆家相處,更是一門大學問。剛嫁過去的時候,總想著“一家人就得掏心窩子”,婆婆說啥都當真,覺得“長輩不會害自己”。
可日子過久了才發現,有些話聽著是關心,實則藏著試探——試探你好不好拿捏,試探你的底線在哪里。
就像古人說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里的“防”不是提防惡意,而是守住自己的分寸。高情商的女人,不是硬碰硬,而是能看穿這些試探,用溫柔的法子把局破了,既不得罪人,又守住了底線。
一、“你看隔壁小媳婦,工資全交給婆婆管”——這話是在試探你“是否愿意放棄自主權”,別慌,用“自家情況”輕輕擋回去
《禮記》里說“禮尚往來”,其實相處的分寸也一樣,得互相尊重,不能一方壓著一方。婆婆要是總說“誰誰家媳婦工資全上交”“誰誰家錢都由老人管”,聽著是羨慕別人家,實則是在看你愿不愿意把家里的經濟主動權交出來。
年輕媳婦遇到這話,要么急著反駁“我們家錢自己管得著”,把氣氛搞僵;要么心里不樂意,嘴上卻不敢說,憋屈自己。其實啊,高情商的做法是順著她的話頭,用“自家情況”當借口,既不正面沖突,又表明了態度。比如笑著說:“哎呀媽,您不知道,我們倆工資卡都綁著房貸呢,自動扣款,想交也交不成呀。再說他花錢大手大腳的,我管著還能存點,也是為了這個家不是?”
你看,這不就把話圓回去了?既沒說“不交給你”,又暗示了“我們自己能管好”。就像古人說的“水至清則無魚”,婆媳之間不用把話說得太透,留點余地,反而更自在。要是真順著她的話把自主權交出去,往后買件衣服都得報備,那日子可就太憋屈了。
二、“女人嘛,在家帶好孩子就行了,上班哪有那么重要”——這話是在試探你“是否愿意放棄自我”,別軟,用“為家好”的理由立住腳
老話常說“男主外,女主內”,可現在早就不是那個年代了。婆婆要是總念叨“女人不用上班,在家帶娃就行”,看似是心疼你辛苦,實則是想看看你能不能被說動,放棄工作、放棄社交,一門心思圍著家里轉。
我表姐就遇到過這事,婆婆總說“我當年就沒上班,把你姐夫帶得多好”,表姐沒急著嗆回去,而是每次都笑著說:“媽,我也想在家歇著呀,可現在養孩子多費錢,我上班能分擔點壓力,他也能輕松點不是?再說我上班接觸人多,腦子不生銹,還能教孩子點新東西呢。” 幾次下來,婆婆就不再提這事兒了。
這就是高情商的做法——不否定她的經驗,只強調“我這么做也是為了家”。就像《周易》里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女人不管啥時候,都得有自己的小天地,不管是上班還是有自己的小愛好,都是底氣。要是真聽了這話辭了職,慢慢和社會脫節,日子久了,別說婆婆可能看不起你,自己心里都容易發慌。
三、“都是一家人,分那么清干啥”——這話是在試探你“是否愿意無底線付出”,別傻,用“原則”劃清邊界,不傷和氣
《論語》里說“過猶不及”,再好的關系,沒了邊界也容易出問題。婆婆要是總說“一家人別分你我”,然后讓你幫襯小叔子買房、給小姑子看孩子,甚至把你的東西隨便送給親戚,那就是在試探你:是不是不管啥要求,你都會答應。
遇到這種情況,可別傻乎乎地“為了和氣”啥都應下來,不然只會得寸進尺。高情商的女人會笑著說“理兒是這么個理兒,但這事兒我得跟他商量商量”,把老公拉進來當“擋箭牌”;或者說“媽,上次我幫小姑子看孩子,自己孩子都耽誤寫作業了,下次可不敢了”,用具體的難處表明“不是不幫,是有難處”。
就像老話說的“親兄弟,明算賬”,一家人也得有“分寸感”。該幫的忙可以幫,但不能沒底線地犧牲自己的小家庭。你要是一開始就亮明“我有原則”,反而能贏得尊重;要是啥都忍著,最后委屈攢多了,反而容易大吵一架傷了感情。
其實啊,婆家的試探,未必都是壞心眼,有的是老一輩的“相處習慣”,有的是想看看你“合不合拍”。高情商的女人,不是要打贏這場“仗”,而是要讓對方知道:我尊重你,但我也有我的底線。就像古人說的“和而不同”,既能和睦相處,又能守住自己的原則,這才是婆媳相處最好的狀態。日子是自己過的,守住底線,才能過得舒心,你說對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