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億資產信托鬧烏龍,原來根本沒存在過
遺囑、信托、百億豪門、限制消費、訴狀,全攪在一起。
很多人從年初追到現在的宗家遺產案,最近被扯出關鍵漏洞:沒有任何官方材料能證明那21億美元信托真實存在。
香港公司冊上查不到相關信托的注冊記錄。
匯豐信托部門也未被列為被告。
21億美元里數字最核心的一筆,凍結階段只剩110萬美金。
法庭上沒人敢把狀紙遞向托管行,只能向宗馥莉個人索要文件。
專業圈翻出一句直白結論:真信托,被告是誰都跑不掉。
律師同行翻宗家早年的公開信息,發現宗澤后2019年提過想給侄女補設海外信托,但當時娃哈哈股權質押率超過六成,資金檔口從哪抽成巨額現金?
再翻年報,大股東杭州上城文商旅、宗馥莉及員工持股三方合計占股超八成,剩下流動性本就有限。
130億人民幣游離于報表之外的可能性幾乎看不到。
天眼查更新一條執行信息:大理宗盛智能被杭州中院限制高消費,金額447萬。
被執行人名單里,宗澤后本人仍掛在列,6300萬股權凍結持續。
債主不止一家小額貸公司,還有一部分供應鏈貨款。
他自己用來招徠外地經銷商的娃茅酒,商標注冊失敗,包裝瓶也被娃哈哈告侵權踩停。
營收做不起來,罰款加違約金反而滾成雪球。
杜建英那三個孩子站出來喊話,時間上剛好卡在娃哈哈西部基地投產節點。
AI監控顯示,相關話題在娃哈哈股價創歷史新高當天沖上熱搜。
有人算了筆賬:如果18億美元真被凍結,對應市值波動可能超過70億人民幣,手握國資的股東也得出來穩盤。
這一步像是想逼宗馥莉讓出部分內部股權轉讓,解決缺現金流瑣碎債款,而非真沖遺產。
工商檔案里,2020年補充遺囑提到境外股票、存款劃入獨生女名下,大牛簽字的律師樓在香港中環,備案號可查。
匯豐內部流出的電郵草稿提到,宗馥莉2023年3月赴港簽署大額匯款單只有700萬美金,用途寫的是員工期權回購。
法官追問這筆錢來源,她對答這部分是父親2015年前存在個人名下的美股紅利。
較真的銀行專管員最后松口:查不到21億美元的“總部授信額度”。
工作組最新回應只有一句話:正在協調雙方提供原件。
可就目前卷宗情況看,遺囑原件出現概率遠高于信托合同原件。
稅務師也加了把火:真設信托,需要在香港繳納一次性設立費加年度監管費,粗略估算一年支出不低于200萬人民幣。
這十年任何流水都沒留稅局,等于自己捅破大洞。
宗馥莉沒開社交賬號,沒回應任何提問。
她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去黑龍江考察礦泉水源。
娃哈哈2024財報顯示營收沖到700億,凈利潤回升到60億級別,產能比去年多了五條無菌灌裝線。
比起一群討債親戚,這個數字對她頭銜更硬。
打官司的堂哥還在微博質問:百億資金到底去了哪里?
他的那條動態收到點贊最多的是一條評論:先把欠經銷商的錢還上。
很多人沒想過豪門劇本會這樣翻車。
表面看是親情翻臉,細扒下來卻是老商人留的后手:一不準分散控股權,二不準借款抵押,三不準外部參股改姓。
資金綁架不住,訴訟就拖不起,更沒人能拿出白紙黑字取錢。
宗馥莉守產能和配方,每一步都在照著父親早年寫下的章程走。
追蹤到這一步,破局的只剩時間。
香港信托注冊處保存記錄最久7年。
若確有信托,2026年前必須重簽備案,否則自動失效。
真等到那一刻,堂兄妹手里的訴狀就只剩下一疊彩印PPT,再無實際抓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