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韓國釜山。
18歲的崔順實用最原始的方式保護了自己——
當21歲的盧某試圖強奸她時,這個姑娘一口咬斷了對方的舌頭。
誰都沒想到,這個本能的反抗動作,竟讓她背上了"重傷害罪"的罪名,而施暴者卻幾乎全身而退。
更荒誕的是,法官居然建議她"嫁給這個斷舌的男人贖罪",理由是"沒了舌頭的男人很難娶到老婆"。
這事兒擱現在看簡直魔幻,但在那個年代的韓國,類似的判決并不稀奇。
當時的法律對女性自衛權幾乎視而不見。
就像網友"釜山大叔"說的:
"60年代的法庭上,受害女性往往要經歷二次傷害——一次來自罪犯,一次來自法官。"
崔順實的案子特別讓人氣憤的是,施暴者盧某不僅性侵未遂的指控被撤銷,還在案發兩周后帶著同伙闖進崔家威脅要殺她父親。
最后卻只判了6個月緩刑。
這61年來,崔順實從青春少女變成79歲的老人,但始終沒放棄翻案的念頭。
她在采訪中說:
"我不是要報復,只是想要一個公道。"
2020年她正式申請重審時,很多年輕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事。
網友"法律小白"留言:
"看完新聞我查了三遍年份,還以為是平行世界的案子。"
更讓人心酸的是,當年判她有罪的法官后來公開承認錯誤,說自己"被陳舊觀念蒙蔽了雙眼"。
2024年底最高法院決定重審此案時,韓國社交平臺炸開了鍋。
有人翻出當年報紙,發現報道里把盧某稱為"可憐的斷舌青年",而對崔順實的稱呼是"涉事女子"。
網友"歷史課代表"一針見血:
"你看,連媒體都在幫施暴者賣慘。"
今年7月23日,就要開庭了。
外網社交平臺上發起#還給崔奶奶公道#的話題。
有年輕女孩拍視頻說:
"如果我生在1964年,可能也會被判刑,因為我絕對會咬得更狠。"
這個案子最諷刺的是,當年法官認定"咬斷舌頭屬于過度防衛"的邏輯。
醫學專家現在站出來說,1.5厘米的舌傷根本不算重傷,何況是在搏斗中造成的。
就像推特上一位牙醫調侃的:
"按這個標準,牙醫每天都是重罪犯了。"
更扎心的是網友算的賬:
性侵未遂不用坐牢,咬舌頭要坐10個月牢,非法侵入住宅判6個月——
合著在當年法律眼里,女人的舌頭比貞操值錢,男人的住宅權比女人安全重要。
現在全韓國都在等7月23日的判決,這早已不是崔順實一個人的戰斗。
女性團體在法院外擺放了61朵白花,象征61年的等待;
男權組織則聲稱"翻案會助長女性暴力傾向"。
結果被網友群嘲:
"建議這些大叔先把舌頭伸到強奸犯嘴里試試。"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這個案子已經改變了很多人:
有法學院學生表示要專攻性別平等領域,有編劇以此為原型創作劇本,連便利店都推出"斷舌冰淇淋"聲援——
雖然這個周邊確實有點獵奇。
崔奶奶最近接受采訪時說了一句讓人淚目的話:
"我的人生被偷走了兩次,一次是被那個男人,一次是被法庭。"
如今重審在即,無數年輕人自發組織觀影會,播放根據她經歷拍攝的紀錄片。
有個00后女孩的留言獲得最高點贊:
"我們也許改變不了過去,但至少要給歷史一個交代——
告訴所有崔奶奶們,你們沒有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