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國賓遭遇公信力危機
有點數·數字經濟工作室原創
作 者 | 有 叔
微信ID | yds_sh
在民營機構做的體檢到底有用沒用?北京一位42歲的女律師連續十年在愛康國賓體檢,均“未見明顯異常”,然而之后卻確診腎癌伴骨轉移。事件一經媒體報道就沖上微博熱搜,也將“體檢巨頭”愛康國賓置于公眾的注目之中。
患癌之后質疑“假體檢”
2013年到2023年,北京執業律師張曉玲在愛康國賓體檢了10年,雙腎體檢結果一直都是“未見明顯異常”,從來沒有被檢查出患癌風險。然而2024年她在另一家醫院檢查時卻發現異常,進一步檢查后,被確診為“透明細胞型腎細胞癌”,2025年2月,又被確診為“腎癌骨轉移”。
張曉玲咨詢專家后認為,腎癌和骨轉移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愛康國賓存在漏檢、誤檢問題,并質疑愛康國賓的體檢是“假體檢”,隨后她給愛康國賓發出了律師函,并向國家衛健委、北京市政府等進行了投訴和舉報。
“對于腎臟透明細胞癌,是腎癌中最常見的亞型,其發展速度因人而異,受多種因素影響。部分腫瘤可能生長緩慢,而部分病例進展迅速。”愛康集團回應稱,在張女士2023年體檢報告中,提示“右腎鈣化灶,左腎錯構瘤可能”。張女士在投訴中對外公布2024年的囊腫大小在3.5cm×2.8cm,從2023到2024年,該囊腫大小在癌癥的增長速度范圍內。
同時,愛康集團表示,取決于體檢的時間點、檢測方法、檢測設備以及醫師的專業水平,有些癌癥可以被檢測到,有些癌癥還無法檢測到;體檢沒有檢測到,有可能按照使用的檢測手段在那個時間段確實無法檢測到,愛康的體檢報告會真實記錄當時的檢查結果。
7月18日,愛康國賓在微信公眾號上二次回應稱,愛康醫療團隊已完成對張女士的歷年體檢報告與檔案的核查,并聘請外部專家協助進行數據分析和評估,確認愛康對張女士的腎臟檢查不存在瑕疵,報告結論與腎臟超聲檢查實際情況一致,不存在對于腎臟檢查漏診或誤診情況,進一步確認愛康無責。
“體檢者的體檢目的是為了早發現疾病,早治療,既然體檢中心設備、檢測方法、甚至醫生水平等有多重不可控因素,我們體檢的意義何在?體檢中心的職責意義何在?”針對回復,張律師發出了這樣的“靈魂追問”。
張律師之所以認為愛康國賓是“假體檢”,是因為從其結果上來看,她經過了兩次治療的事實,但多年體檢不能反映。張律師表示其在律師函上明確索要她的體檢標本和數據,但愛康國賓至今未提供。尤其是10年體檢未見異常,2023年的鈣化灶,為什么2024年沒有了,卻查了惡性腫瘤?張律師認為鈣化灶不會憑空消失的,就是當時的腫瘤。
此外,張律師還認為愛康國賓無視最新的、權威的泌尿醫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反而把一篇已停刊期刊十年前的過時論文截取對其有利的只言片語作為論證其未檢測出癌癥結果的合理性,足見其對專業的漠視,毫無企業責任擔當,把公眾當傻瓜。
漏診投訴層出不窮
愛康國賓成立于2004年9月,主營業務是為個人及團體提供從體檢、檢測、醫療、家庭醫生、慢病管理到健康保險等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務。其創始人和董事長是哈佛大學遺傳學碩士張黎剛,目前持股49%,是愛康國賓的實際控制人。作為機構投資者,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云鋒新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分別持有愛康國賓1%的股權。
然而自2019年從美股退市后,愛康國賓至今未有在A股上市的計劃,其收入規模、盈利狀況也不被外界所知。
公司官網顯示,截至2025年5月,愛康集團已在全國54大城市設有170家體檢、齒科與醫療中心。同時,愛康集團與全國200多個城市超過800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網絡。然而快速擴張的背后,也出現了不少漏診案例。
裁判文書網2023年的一則判決顯示,愛康國賓旗下北京愛康國賓總部基地門診部曾因醫療服務糾紛被起訴。原告在2019年6月體檢時已發現肝臟處有血管瘤,而2020年10月在愛康國賓公司體檢時未發現血管瘤,原告為此又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進行B超檢查,結果為“肝臟多發占位,考慮血管瘤”。法院認為,愛康國賓公司在2020年10月為原告進行B超檢查時不夠仔細,未盡到相應的注意義務,導致原告另行支付檢查費用,一審判決向原告支付醫療費500元和案件審理費25元,二審駁回該公司上訴。
據媒體報道,安徽消費者李先生,在愛康國賓旗下的合肥愛康卓悅門診部體檢,報告僅顯示“肺內結節、肺內炎癥”。幾個月后他因為咳嗽,隨后在安徽省胸科醫院做了CT,確診為左肺上葉惡性腫瘤(浸潤性腺癌)、左肺下葉惡性腫瘤(微浸潤腺癌)。李先生質疑愛康卓悅存在重大疾病的漏診,就找專家咨詢。杭州市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葉建明把愛康國賓的CT和醫院的CT進行了比對,指出左上肺有一個約2.7厘米的混合磨玻璃結節,這個病灶體檢時已經存在,但體檢報告上并未對此進行告知。
2024年3月,武漢一位客戶因身體消瘦至愛康國賓體檢,報告顯示除個別小問題外體檢無異常;但因消瘦持續,同年6月就醫后,8月確診為舌癌。對此,愛康國賓回應稱,客戶就診距體檢已超5個月,且體檢時無口腔不適癥狀,否認存在責任,建議通過第三方機構鑒定。
裁判文書網上賠償最高的一個案例來自銀川一位33歲的女性患者,連續兩年在愛康國賓銀川公司體檢,體檢項目里包含先進且準確的宮頸癌檢測,可卻連續兩年被漏診。等到發現時,患者宮頸癌已至晚期,身體不斷惡化,最終子宮全部切除。患者父母是下崗職工,本就家境艱難,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更是雪上加霜。法院審理后判定,愛康國賓存在過錯,該過錯與患者宮頸癌延遲診治的損害后果存在因果關系,最終判決其一次性賠償患者經濟損失8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2萬元,共計10萬元,加上其他費用,賠償總額近15萬。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截至2025年7月21日,涉及“愛康國賓”的總投訴量高達上千條,其中不乏“體檢正常卻短期內確診癌癥”的案例。而其他涉及血糖、HPV、甲狀腺、乳腺結節等檢查結果出錯的糾紛更是不勝枚舉。
民營體檢機構多有疏漏
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體檢作為關注健康、管理健康的“第一站”,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關注。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經數據機構核算,2020年我國體檢市場檢查人數達4.56億人次,2023年體檢市場檢查人數達4.92億人次,每年體檢人數正在逐年遞增。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公立醫院的補充,民營體檢機構得到了快速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健康體檢行業全景圖譜》指出,2023年我國健康體檢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922億元,在未來數年市場規模還將持續增長。市場集中度方面,按民營機構市場份額24%來計算,2023年民營機構體檢人次約1.18億人次。根據各公司公告,美年健康、愛康國賓、瑞慈醫療2023年體檢人次分別為2834萬人次、800萬人次和429.45萬人次。
然而,頻頻出現的漏診事件,反映出包括愛康國賓在內的頭部民營體檢機構在業務流程規范、內部管理、質控體系執行等方面存在疏漏。
愛康國賓曾在2023年8月被寧波市場監管部門查出使用過期醫療器械,一臺本應于2021年2月報廢的血沉儀,至2023年年中仍在使用,被查獲時已超期服務5200多人次。2025年3月,上海愛康國賓外之灘門診部有限公司因紙質體檢報告中無已檢查Airdoc智能眼底掃描項目結果,存在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安全措施不健全行為以及體檢報告質量管理制度未落實的情況,被上海市黃浦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罰款2萬。
為了解決人才缺乏的問題,部分民營體檢機構想出來AI閱片、技師代替醫師等方式。2024年衛健委抽檢發現,部分民營體檢機構存在"技師代替醫師看片"現象,CT影像閱片時間平均僅4.2分鐘,遠低于公立醫院15分鐘的標準。愛康國賓總部基地門診部就曾于2023年11月,因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被罰款5萬元。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統計顯示,民營體檢機構的影像誤診率比公立醫院高出27%。北京市衛健委2024年抽查顯示,23%的體檢機構存在設備未年檢、31%的報告無主治醫師簽字等問題。
“行業里邊也有真體檢、假體檢。也有我們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把血倒掉了,直接給結果。為什么混得過去呢?真正得癌癥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2018年,愛康國賓創始人張黎剛曾在公開場合曝出體檢行業亂象,如今,民眾質疑其“假體檢”的回旋鏢卻打疼了自己。
結 語
體檢報告上的“一切正常”,本應是消費者的“定心丸”,但張曉玲面對的報告更像一紙“健康假象”。當為消費者身體狀況把關的體檢淪為流水線作業,消費者付出的不僅是金錢,還可能是挽救生命的最佳時機。
健康體檢作為疾病防治的第一道防線,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在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后,各類亂象頻現:部分機構存在小問題夸大化營銷、流水線式倉促體檢、關鍵項目漏檢誤檢等情況。代檢、假檢、過度體檢等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拷問著行業的規范與良知。
我國健康體檢行業監管法規滯后,2009年頒發的《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制,都屬于行政法規、部門規范性文件范疇,對消費者的保護或賠償沒有明確的條款,消費者如果想維權只能追究其行政責任,處罰力度也大大降低。張曉玲表示,其本次維權不僅僅從自身健康和個人家庭出發,也是作為一名律師的職業責任和使命讓她必須勇敢站出來與無良企業做斗爭。
體檢服務本應成為守護國民健康的前哨,絕不能突破醫療倫理和道德的底線,淪為資本、金錢的游戲。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