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在軍閥圈子里,多數人都口碑不佳。因為他們的窮兵黷武,為了一己私欲,不少老百姓飽受戰亂之苦,背井離鄉。可有時候,一些軍閥也能辦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什么呢?比如教育。
張宗昌雖然綽號狗肉將軍,三不知將軍,混世魔王,可是在山東期間,他曾組建山東大學,整頓山東教育。后來到了韓復渠的時候,對于教育,他也是十分重視,舍得投入。而歷史上重視教育的軍閥,還有一位,此人就是劉文輝。
在軍閥混戰時期,四川也未能幸免,當年劉文輝和王陵基、劉湘、楊森等五個人為了爭做四川王大打出手,最終有三人先后落敗,唯一能和劉湘一爭勝負的就是劉文輝了。
兩個人都姓劉,又是叔侄關系,按理說不應該同室操戈,而且當年軍校畢業的時候,還是靠著侄子劉湘的提攜,劉文輝才得以在四川軍閥里站穩腳跟。可是為了一個所謂什么“四川王”的虛名,兩人最終還是大打出手。
單從政治手腕來說,劉文輝還是略勝一籌,因為左右逢源神通廣大,人送外號多寶道人。可是真刀真槍打起來,他就不是劉湘的對手了。退守雅安期間,一顆炸彈落在了劉文輝的煙榻旁邊。如果不是不在場,劉文輝簡直命已休矣。
眼見大勢已去,劉文輝趕緊出了一套組合拳,一面讓大哥劉文淵勸劉湘不要豆箕相煎,一面向劉湘通電認錯,擁護他統一四川。那話說回來,爭霸四川這事兒和劉文輝辦教育有什么關系呢?事情是這樣子滴。
在打敗叔叔劉文輝之后,怎么安置呢?劉湘想了一個辦法,讓他到西康地區當省主席。西康位于何處?多數人可能不大熟悉。
歷史上,西康省存在于1939年到1955年。所轄地主要為現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因為位于藏區西部,所以又名西康,加之是內地進入西藏的要道,所以有重要的軍事和戰略意義。
這樣說來,劉湘對待叔叔還算不錯,可殊不知,那時候這里情況卻很復雜。單是居住人口就有藏彝回漢蒙滿多個民族雜居,加上地理交通不便,民國時期這里經濟文化相對落后,隨之而來的就是治安問題。
怎么樣才能站穩腳跟呢?劉文輝不愧為多寶道人,在認識到這里藏民多,喇嘛教的影響舉足輕重后,他干脆皈依了佛法。平常不僅自己念珠不離手,還讓子女們時常拜會當地佛教名人。結果怎么樣呢?十年下來,相安無事。
可是怎樣解決經濟文化落后的短板呢?劉文輝想到了興辦教育。
劉文輝和劉湘所在的劉家,歷史上在四川大邑縣是個大家族。出身家庭較好,劉文輝小時候就得以進入私塾讀書識字。后來還考入軍校,開啟了自己的一生的戎馬生涯。
可以說正是有了軍校教育的進身之階,劉文輝才得以風光多年。所以到了西康地區,劉文輝也是狠抓教育。怎么個嚴格法呢?當地縣長都戰戰兢兢。
當時劉文輝有個規定,如果縣政府的房子比學校好,當地縣長就地正法。其結果就是,當地的學校校舍大都寬敞明亮,學生衣著整齊,唯獨一些縣政府卻破爛不堪。這一奇怪景象,當時讓來這里旅行拍攝的內地攝影師都驚詫不已。
后來劉文輝還組建了國立康定師范專科學校,專門為西康培養師資力量。受他的影響,其五哥劉文彩雖然多行不義,可是對于教育也曾慷慨解囊。當時多數地區因為戰亂而波及學校的時候,西康教育卻是欣欣向榮,而這也成了劉文輝一生的一大閃光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