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幼兒園首輪關停潮已來襲”和“幼兒園‘一孩難求’”等話題持續受到廣泛關注。隨著出生人口的持續下降,學前教育領域受到的沖擊尤為明顯。幼兒園從“報名難”到“招生荒”的轉變,一方面是由于公立和普惠幼兒園數量的增加,為家長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更主要的原因則是生育率的下降,導致能夠上幼兒園的孩子數量大幅減少。
據統計數據,全國新生兒數量在2022年首次跌破千萬大關,呈現出出生人口負增長的趨勢。這一情況直接導致了幼兒園的報名人數銳減,出現了公辦幼兒園招生難的問題。曾經一度門庭若市、一位難求的公立幼兒園,如今卻面臨“招不滿”的尷尬局面。
隨著招生難度的增加,幼兒園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甚至出現了民辦幼兒園派家長到其他幼兒園搶奪生源的情況。為了應對“招生難”,各幼兒園紛紛出招。一些幼兒園聘請專業咨詢公司來設計更具競爭力的招生方案,園長們也紛紛開啟直播宣傳模式。
為了搶奪生源,各幼兒園也是絞盡腦汁,私立幼兒園推出“老帶新”活動,普惠幼兒園則直接給予新生學雜費折扣,很多園長坦言,如今即使學費打折也難以招滿學生。而曾經“一位難求”的公辦幼兒園也放低身段,開始加入這場競爭,敞開大門,零門檻入園。
我家居住的小區方圓2公里范圍內之前有十幾家幼兒園,其中有2家是前幾年“民轉公”的,剩下的都是私立園。“轉公”的這2家,一家是某品牌連鎖幼兒園的一個分園,就在我們住的小區門口,另一家是某知名民辦小學的附屬幼兒園,離我們小區1.5公里左右。
其實,這兩所幼兒園會“民轉公”,一方面是響應國家政策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嗅到了政策改革和出生率下降之后,幼兒的入學難度會大幅度降低,私立幼兒園的生存及招生將面臨很大的挑戰的氣息,選擇了“順應時勢”。
這兩家“民轉公”的幼兒園,不論是從教育理念、管理規范性、師資團隊來說,都是附近這十幾家幼兒園中實力最強的。因此,學費也是最貴的。但即便如此,也架不住周圍的孩子家長都千方百計的想擠進這兩家幼兒園。
后來,按政策轉了公辦,學費明顯比其他的私立園便宜太多了,實力還比其他的都強,想擠進去的家長就更多了。但那家附屬幼兒園,人家明確只收人家小學和幼兒園的教職工子女,而那家品牌連鎖園則明確表示只招收房戶人一致且是本小區業主的孩子。不符合人家的招生要求的,資料審核一律不通過。那時候,公立幼兒園的名額真的是一位難求啊!
那兩所幼兒園剛轉公的那一年,我家若蘭才2歲半。因為之前是私立的,2歲就可以入園小小班,我想早點讓孩子入園,我就可以去上班了,所以趕緊去打聽,看能不能讓若蘭進去。結果一問,人家說轉公之后必須要滿3周歲才能入園,我家若蘭年齡還不夠。我本來想著既然孩子年齡不夠,那就等下一年再說吧。結果,負責招生登記的老師說“你家孩子明年就該入園了,你不趕緊登記意向,還等明年?明年還有你的名額?”
我趕緊跑去登記處,對方在口頭詢問了我家孩子的基本情況之后,才拿出登記表,我一看,好家伙,這家幼兒園一年預計招生100-120人,結果光預約登記下一年的就已經登記了110多個了。這時候距離開始進行下一學年的預約登記的通知發出去才不到一星期。
這個表上登記的,都是口頭詢問過,基本上符合錄取條件的。提前一年進行預約登記,才一個星期,名額基本上都已經占滿了。若不是我之前隔三差五的帶著孩子到這家幼兒園門口玩,和很多老師都比較熟了,人家提前提醒我抓緊登記,真等到跟前才去登記,哪里還有我們的名額?
即便是提前趕在名額占滿之前做了登記,我也不敢有絲毫的松懈。因為我們原籍是外地的,只不過是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把戶口遷過來了,孩子也是出生就在這邊落戶的,勉強算是符合條件。但和人家原本的土著相比,還是差了點呢。萬一符合條件的孩子太多,我們這種肯定會往后排,難保不會因為“名額已滿”,被刷下去的。我連自己的社保繳費年限都查了又查,光在這所學校所在的區,我的積分等到孩子正式上學的時候,也夠滿分了。
第二年3月份,聽說那家幼兒園開設了親子班,每周六上午,家長可以帶上孩子去體驗1小時。一共12節課,1節課算下來是168元。我想著上了他們的親子班,正式報名的時候應該會優先考慮錄取,就趕緊去報名,結果連親子班的名額都差點沒搶到。
到了那年8月份正式提交資料報名的時候,我家符合要求,資料齊全,孩子面談的表現也很好,加上之前上了親子班才總算順利的被錄取了。等到8月份開學之后,才發現班里的孩子,基本上全都上過他們的親子班。有一半的孩子都是若蘭在親子班的“老熟人”,另一半只是上親子班的時候和若蘭不在一個班而已。
三年的幼兒園時光匆匆而過。那三年,這家幼兒園因為實力強收費低(周圍其他的都是私立園,收費自然也貴很多),不需要招生宣傳,也能年年滿員。但入園的難度,明顯比我們當時入園要低多了,至少是從我們那一年之后,他們再也沒有辦過親子班(我們那一年,其實應該就是之前的小小班的變形。那年才剛轉公,管理還沒有那么嚴格規范,算是給了一年過渡期)。
孩子幼兒園畢業后的那年暑假,他們的主班老師第一次讓原來的家委在家長群里發了幼兒園的招生簡章,說身邊有適齡的幼兒,可以在線填報入園意向。我家孩子的同學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弟弟妹妹,自然身邊熟悉的適齡幼兒也不多。有沒有推薦的,我不太清楚,反正老師也就那么一說,后面也沒再提過這事。當然,那一年人家還是招滿了的
這不,今年又暑假了,又到了新的一年招生季。才3、4月份的時候,小區的業主群以及其他的各種群里隔三差五就有附近的七八家(還有好幾家這幾年都關門倒閉了)私立幼兒園的招生簡章、摸底意向登記的鏈接。
我家孩子上的那家公立幼兒園,也終于在5月底的時候,在學校的公眾號上發布了招生簡章,6月中的時候,老師親自在一直沒有解散的班級群里轉發了招生簡章和摸底意向登記的鏈接,并強調不再限制必須是房戶人一致且是本小區業主的孩子了。很顯然,這家幼兒園終于降低了姿態,開始主動招生了,連招生的限制也減少了,要求也降低了
我家孩子是去年幼升小,這也是一所公立小學,在西安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而那家附屬幼兒園依托的那家知名私立小學,在前年的時候也“轉公”了。他們的主班老師和家委家想辦法(據說是花了十幾萬,不知真假)把孩子送進了那所小學。
今年,家委的哥哥家的小女兒該上幼兒園了,家委在確認我們原來的主班張老師今年大概率也不會再帶小班(我們之前的主班張老師是學校大力培養的教務主任候選人,那家幼兒園原來的傳統是每位老師都從小班一直待到大班畢業,再接小班,依次循環。但去年她本來應該接小班的,學校破例讓她帶了中班,并正式任命為教務主任了。今年不出意外的話,她應該是要接著帶大班了。),果斷讓她哥給孩子報了那家附屬幼兒園。很顯然,那家幼兒園現在也不再限制只招人家小學和幼兒園的教職工子女了
問起家委為何要舍近求遠的原因,她也毫不隱瞞,很坦然的說,兩家幼兒園本身差不多,但張老師不帶小班了,再上這家幼兒園,也沒機會遇到張老師那么好的老師了。那家附屬幼兒園雖然稍微遠一點,但人家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可以直升人家的小學呀。想當初,我們家孩子想上這家小學,費了多大的力氣呢,現在孩子只要上那家幼兒園,就可以直升知名小學,這是多大的福利呀。
還記得幾年前,為了讓孩子上一所好的公立幼兒園,家長們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有的人托關系,有的人花重金,甚至有人為了一個學位不惜搬家。那時候,公立幼兒園就像一座座"堡壘",想要攻進去談何容易啊!
曾經大家擠破頭才能擠進去的優質公立幼兒園,現在不僅主動招生了,連招生條件放寬了,不正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少了,他們也終于肯放下架子了嗎?那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想進入這些幼兒園,自然也要容易的多了。每一個家庭再也不用為入園"擠破頭",每一個孩子就都能享有公平優質的學前教育。希望未來,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其他教育階段,都能夠更加公平、更加優質。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安心地送孩子上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