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知識》雜志曾在2014年的時候,介紹過一款很有意思的導彈——R27空空導彈。
該雜志直言R27是一款當之無愧的“囧導彈”,原因很簡單,這款導彈的脫靶概率相當之高。
不過更有意思的是,中國在明知R27脫靶嚴重的情況下仍然選擇引進了上千枚該型導彈,而后來美國空軍司令知道后居然感慨中國眼光長遠,這是怎么回事?
【2015年時恰好擔任美空軍司令的卡萊爾】
淺談R27空空導彈
先來簡單聊聊來自于蘇/俄的這款R27。
值得一提的是,在R27剛剛誕生的時候,是備受西方贊譽的。
這主要是因為蘇/俄在設計它時采用了很多較為先進的多軍種通用化思想,兼顧了不同的作戰需求。
從外形上來看,R27將蘇聯空空導彈氣動優先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還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導引頭(雷達/紅外/被動雷達、主動雷達)、戰斗部(離散桿/破片)和火箭發動機。
其理論技術指標超過了當時西方引以為傲的“麻雀III”和“阿斯派德”。
【R27空空導彈】
當西方發現俄制新型米格/蘇系戰機都掛載著R27后,紛紛認為在這款導彈的加持下,俄制戰機將形成對西方戰斗機的優勢,為了應對該空空導彈帶來的威脅,美西方也開始發展如“AIM-120”等的主動雷達導彈。
只不過后來R27的實戰表現,卻讓公眾質疑起這款導彈。
不管是伊拉克戰斗還是南聯盟戰斗期間,R27都只取得了“零戰績”的結果,再往后幾年爆發的埃厄戰爭,更是暴露了該導彈極易脫靶的問題。
【掛載R27的蘇27】
當然了,這主要是因為蘇/俄的電子設備數字化和小型化水平不高,從而給R27留下了導引頭技術性能和穩定性欠妥的隱患。
在蘇/俄自用的情況下,因為有大量高素質維護人員可以監測和維護它,所以R27的上述問題很少出現。
但出口給埃、厄這樣的小國以后,他們哪來的那么多高素質維護人員專門“照料”R27,也就自然將R27的隱患暴露無疑,甚至給大眾留下了R27脫靶嚴重的印象。
【兩種型號的R27空空導彈】
中國堅持引進R27
總而言之,在埃厄戰爭之后,R27身上的“光環”就徹底退卻,其也從曾公認的“先進導彈武器”退化成了“囧導彈”。
但即便如此中國還是堅持斥資引進了上千枚R27。
這倒也不是說我國“叛逆”,實在是因為我國當時很缺先進的空空導彈。
要知道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中國解放軍空軍還大量裝備和使用著殲6/7/8這樣的落后戰機,別說是應對來自美國的空中威脅了,就是面對當時的島內武裝,我國都應對困難。
【上世紀90年代解放軍空軍還大量裝備著殲7一類的落后戰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可以說是“有什么用什么”,趁著與蘇/俄恢復軍事合作貿易,成功談妥引進蘇27及其生產線的機會,順勢引進了R27。
當然了,R27脫靶嚴重的這個問題確實讓我們很頭疼,我們迫切希望能將之進行升級,但對于相關技術,俄羅斯卻藏著掖著不愿意給。
不過烏克蘭卻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彼時烏克蘭剛剛獨立,國內民生艱難,大量軍工企業面臨破產,其中就把包括曾深度參與過R27項目的阿爾喬姆公司。
【R27空空導彈發射瞬間】
該公司為了生存找到中國尋求合作,這種送上門來的肉哪有不吃的道理?
我國當即推動了與烏克蘭阿爾喬姆公司的相關合作,從該公司采購升級版R27的同時還引進了相關升級技術。
借助強大的逆向研究能力以及相關升級技術的啟迪,我國對空空導彈的理解更加深刻,很快就在R27的基礎上開發出了霹靂12空空導彈。
這為我空軍導彈從半主動雷達制導轉為主動雷達制導的過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國研發的霹靂12/15/17掛載于同一架戰機】
后來我國又在霹靂12的基礎上,開發出了更加先進的霹靂15/17空空導彈。
這也使得2015年時恰好擔任美空軍司令的卡萊爾感嘆,中國并未因為R27脫靶嚴重的問題就對它“棄如敝履”,充分說明了其在空空導彈發展領域的目光真的很長遠。
參考資料:
【1】《囧導彈R-27》 兵器知識[2014.3.28.] 【2】《蘇-27截擊米格-29——埃厄戰爭中的空戰》 世界軍事[2001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