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美戰略博弈在亞太地區的互動日益頻繁,而東南亞作為連接兩大經濟體的關鍵樞紐,既是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節點,也是大國競爭與合作的焦點區域 。
7月初,中越兩國在廣西邊境舉行首次陸軍聯合演習,“攜手同行-2025”。
此次軍演剛好在特朗普高調宣布與越南達成新一輪關稅協議、試圖“拉攏”之際。
在這敏感節點,越中聯合軍演釋放出何種信號?特朗普的“拉攏誘騙”之計,難道就此落空?
打破“默契”:中越陸軍首次聯演,象征意味不容輕視
“攜手同行-2025”這場中越聯合陸軍演習,一開始并沒有引起太多國際媒體的注意。
但如果你細看它的時間、地點和背景,就會發現這不是走過場,而是一次打破舊格局的實質行動。
此次軍演于 2025 年 7 月初舉行,恰逢特朗普宣布美越關稅協議后不久。
地點位于廣西邊境,該區域在歷史上曾見證中越兩國諸多互動,在當前背景下,此次軍演在此舉行具有特殊意義。
演習內容有邊境巡邏、反恐協作、聯合救援……這些“傳統安全任務”,看似樸素,實則精準,針對性極強。
從實際需求看,中越邊境山區曾存在跨境走私、毒品運輸等隱患,邊境巡邏可強化對這類問題的聯合管控。
近年來東南亞部分地區恐怖組織活動偶有抬頭,反恐協作能提升雙方應對跨國恐怖威脅的能力。
廣西邊境及越南北部常受臺風、山洪等自然災害影響,聯合救援演練可縮短災害發生后的響應時間,減少人員財產損失。
這些內容既貼合兩國共同安全需求,也避免了引發區域緊張的敏感科目,體現了“合作而非對抗”的導向。
以往中越在海上倒是有過互動,尤其是海警層面,但陸軍合作從未有過。
這次軍演意味著安全合作進入更深層次。
特朗普的“拉攏”術,再次鎩羽而歸
2025 年 6 月,特朗普在美越峰會后宣布達成“史上最優關稅協議”,還不忘夸一句“越南是亞洲最值得信任的經濟伙伴”。
事實上,該協議要求越南對美國開放農產品、制造業市場,并降低對中國零部件的依賴,而美國僅承諾對越南紡織、電子類產品降低部分關稅。
這類“單向傾斜”的條款,與 2018 年特朗普首次任內對越南加征鋼鋁關稅、2020 年施壓越南“匯率操縱”的邏輯一致,本質是通過經濟條件換取政治傾斜。
越南的態度很明確:經濟可以合作,安全不能綁架。
這不是翻臉,是擺明立場。
其實特朗普這套“誘導戰略”,早在他任內第一輪就屢試不爽,但如今時代變了,東南亞也變了。
南海分化,美越“聯動戰略”遇冷
還記得2024年底到2025年初,美國頻頻鼓吹所謂“南海安全聯盟”嗎?他們想拉越南和菲律賓抱團,借南海問題“聯動”對華施壓。
可越南只說了四個字:“保持克制”。
越南不愿被推著走,更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他們清楚,南海問題是歷史遺留,不是一兩句外交辭令就能解決的。
如果說菲律賓是“先沖上去再說”,那越南就是“先看清楚再動手”。
兩者的外交風格,已經在這場危機中拉開了差距。
美國所謂的“聯動戰略”,越南這邊根本沒接招。
政治調整:越南國內的“安內”與“攘外”
那越南為啥突然邁出這一步?這跟國內政治結構的調整密切相關。
2025年上半年,蘇林這位越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他加快黨內整頓,清理掉一批雖退位但仍“手握實權”的前高層勢力。
此次整頓主要針對兩方面:一是清除部分與西方資本關聯較深的前官員,二是規范地方政府對中資項目的審批權限。
整頓后,越共中央對國防、外交領域的決策統一性顯著提升,這為與中國開展陸軍聯演掃清了內部阻力。
這種集中權力的操作,雖然在西方看起來“不可思議”,但在越南卻是現實邏輯。
美國希望的“制度合作”空間,自然被壓縮了。
蘇林政府的邏輯就是:戰略自主,不做棋子。
與中國的靠近,不是投靠是主動選擇。
政治基礎一旦打穩,外交自然就敢“伸手”。
文教融合:軟實力正悄悄起作用
如果你還把中越關系理解為“軍演+貿易”,那可能就低估了它的層次了。
越南教育部 2024 年調查顯示,開設漢語課的學校中,83% 的學生表示“希望未來從事中越貿易相關工作”。
而赴華留學生中,超過 60% 選擇工程、農業等專業,回國后多進入中資企業或中越合資項目,成為技術合作紐帶。
中國影視作品的流行則更直觀,《大國工匠》里的高鐵、橋梁建造技術,讓越南觀眾對“中國技術合作”的接受度提升,2025 年初越南網民對“中越共建鐵路”的支持率較 2023 年上升了 27%。
2024年起,越南推行“漢語進校園”計劃,全國200多所學校開了漢語課。
這不是搞興趣班,這是在重塑教育結構。
這些變化,悄悄地影響了越南社會對中國的看法。
制造業協同:從“替代者”到“共謀者”
在經濟層面,中越的協同更是進入實質階段。
以前總有人把越南當成“中國制造的替代者”,可2024年,中越雙邊貿易額突破2300億美元,越南依舊是中國在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
如今越南的角色更像“協作者”。
中國有技術、有產業鏈,越南有人力、有區位優勢。
兩邊一拍即合,制造業協同不是競爭,是共贏。
這種合作不只是經濟行為,更是戰略互動。
對美國鼓吹的“去中國化”產業鏈戰略,構成了直接挑戰。
越南的“中間路線”:不拒美,但不依美
雙方合作這么多是不是越南就此倒向中國,不跟美國玩了?也不是。
越南依舊歡迎美國企業來投資,也希望在技術上借力,但主導權要在自己手上。
安全上不依賴,戰略上不站隊,制度上不接軌。
這才是越南的“現實主義外交”,既不冒進,也不盲從。
他們要的,不是靠別人,是“靠自己”。
結語
7月初這場中越陸軍聯合演習意義非凡。
它打破舊格局,彰顯中越安全合作深化。
中越關系的升溫,正重塑東南亞戰略格局,越南以獨特姿態,在中美博弈中走出屬于自己的穩健之路。
參考資料:
關權教授2025-07-22中越首次,釋放強烈信號,美國追悔莫及,特朗普“誘騙”又失敗了
免責聲明:本文國際新聞均來自公開信息整理,文中觀點分析僅代表個人,無任何不良引導。因國際局勢動態多變,信息會有時效性差異,本人已盡力核實,如有虛假或存疑部分,請立即聯系進行刪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權和配圖問題,侵刪。請讀者理性判斷,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