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貴州師范學院主辦,貴州省現代山地經濟發展研究院、貴州省鄉村振興研究院、民盟貴州師范學院支部承辦的“貴州山地經濟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座談會”在貴州師范學院召開。
座談會現場(楊佐斌 攝)
貴州師范學院副校長羅光杰,民盟貴州省委副主委、貴州師范學院發展規劃處處長鄧琴,民盟貴州省委社會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貴州省現代山地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姚貴陽,貴州范學院地理與資源學院院長羅緒強,貴州師范學院山地研究院院長吳亞平,貴州師范大學教授盈斌,貴州省現代山地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胡江華、李發耀、柳一橋、陶飛、曹酉、白躍貴、黃偉,特聘專家楊佐斌、朱梅梅,貴州省鄉村振興促進會副會長楊宗光等參加會議并作交流發言。會議由貴州省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民盟貴州師范學院支部主委陳起偉主持。
貴州師范學院副院長羅光杰(楊佐斌 攝)
民盟貴州省委副主委鄧琴(楊佐斌 攝)
貴州省現代山地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姚貴陽(楊佐斌 攝)
貴州師范學院地理與資源學院院長羅緒強(楊佐斌 攝)
貴州師范學院山地研究院院長吳亞平(楊佐斌 攝)
座談會現場(楊佐斌 攝)
會議認為,為進一步推動貴州現代山地經濟發展,促進我省鄉村全面振興,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和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以“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為載體,奮力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走出一條具有貴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提供堅實支撐。
座談會現場(楊佐斌 攝)
座談會現場(楊佐斌 攝)
會議提出,山地經濟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不僅指向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的暢通流動,須在制度層面進一步破除要素配置障礙,推動“人、地、錢”有序流動、合理集聚。通過“三權分置”改革,地方政府獲得項目資產所有權,企業獲得經營權,農民享有收益權。這種“產業留在縣域、就業留在鄉村、收益留給農民”的模式,暢通資本要素流動,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構建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的產業生態,推動山地經濟發展與鄉村產業振興。將城市文化產業資源與鄉村文化有機結合,與本地民俗有機融合,不僅有助于提升基層文化軟實力,也有助于增強鄉村社區的文化認同與內在凝聚力。當前,我省各地因地制宜推進文化資源下沉,激發群眾參與熱情,通過文化供給側改革撬動文旅產業協同發展與鄉村社會活力重塑。貴州“村”子號的實踐表明,文化產業的城鄉融合正成為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與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座談會嘉賓合影(楊佐斌 攝)
會議強調,在推動山地經濟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進程中,要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依托山地資源、遵循山地規律、發展山地經濟、共享山地紅利。以“新”求變,以“質”賦能,以“聯”增效。充分發揮貴州省現代山地經濟發展研究院和貴州師范學院的資源優勢,凝聚發展共識,不斷推動山地經濟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貴州省現代山地經濟發展研究院融媒體中心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