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這是一九九八年六月,出版第一本詩集《繆斯眼睛》時,特意請的季羨林老先生題詞。記得老人家特意說:彊,有這種寫法,卻不是強的繁體字。《易經》為乾卦,《說文解字》乃弓之有力也。比如自彊不息,就不應寫成自強不息。
老楚同志沒怎么上過小學,雖然偶爾舞文弄墨,更泛于訓詁小學。記得還有一次請季羨林先生為文白對照《資治通鑒》題名,老人家問我寫“鑒〞,還是“鑑”。當時并不知道鑑,也不是鑒的繁體字,便隨意說那個字都可以,誰知道卻大錯特錯。過去二十年了,現在才略明白:鑒,乃低頭照水盆是也;鑑,則是青銅鏡,《周禮》之以鑑取水于月。《資治通鑒》宋刻本多用鑑,明以后刊本漸趨鑒。季老不經意之問暗含深意,而我不懂裝懂,錯過一次聆聽講解的大好機會,現在回想起來,又何止是遺憾兩字能夠形容?!
近日讀有關研究胡適之先生的文章:1946年適之先生力邀留德十年季羨林先生到北京大學任教,開始籌建東方語言系。適之先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幾乎影響了季羨林先生一生,特別是在《糖史》以及《彌勒會見記》的考證中,更是一絲不茍,深得心境。前幾天曾談到季羨林先生對新詩以及新古詩的看法,只是時間久了,記不太清了原話,而電子版的題字又十分模糊,所以,也就并不一定能完全反應先生真實的想法,將來見到真跡再勘誤而糾之。
楊天石先生研究胡適之先生的文章,談到了胡適和柳亞子,關于詩的論辯,確實給老楚同志補上五四運動前后詩歌狀況一課。就我而言,仍然覺得新詩也好,古體詩也罷,尋找形式,需要打破傳統,然后,才能形成傳統,誠如我現在的書法之探索,需要破舊立新,不拘一格,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正適內蒙高永強先生索字于我,又讓我想起了我的好友英年早逝的高文強兄弟,故而書疆釋懷,以示天行健,地勢坤也。
附∴:彊與鑒:文字背后的文化叩問與精神傳承
---楚水《彊》之分析
這篇文字表面上以“彊”字為引,回憶季羨林先生的題詞往事,實則暗含對中國文化傳承的深層叩問——我們是否真的理解自己使用的文字?我們是否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遺失了某種更精微的精神?
一. 文字是文明的基因,而我們正在遺忘它的密碼:
季羨林先生特意指出“彊”不是“強”的繁體字,而是《易經》乾卦“自彊不息”的本字,弓有力之意。這不僅是字形之別,更是文化意蘊的差異。“自強”是勉力而行,“自彊”卻是如弓蓄力,剛健而不折。一字之差,精神氣象已然不同。
同樣,“鑒”與“鑑”的區別,不僅是書寫習慣的變遷,更是文化載體的演變——“鑒”是低頭看水盆,“鑑”是青銅鏡映照,《周禮》有“以鑑取水于月”的儀式。從青銅鏡到水盆,再到今天的電子屏幕,我們照見自己的方式在變,但我們對“自鑒”的思考是否也在退化?
作者遺憾當年未能領會季老的深意,這種遺憾不僅是個人學識的缺憾,更是整個時代對傳統文字學日漸疏離的縮影。我們習慣了簡體字的便捷,卻可能失去了對漢字背后宇宙觀、倫理觀的感知。
二. 胡適與季羨林:學術精神的傳承與斷裂:
季羨林受胡適“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影響,在《糖史》《彌勒會見記》的考證中一絲不茍。這種治學態度,正是乾嘉學派“無征不信”傳統的延續。然而,今天的學術研究是否還能保持這種嚴謹?當知識生產變得快餐化,當“破舊立新”淪為口號,我們是否還能像季羨林那樣,對一個字的用法反復推敲?
胡適與柳亞子關于新詩的辯論,本質上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作者說“尋找形式需要打破傳統,然后才能形成傳統”,這固然不錯,但真正的“破”必須建立在深刻理解“立”的基礎上。否則,所謂的創新不過是無根之木。
三. 書法與人生:在“疆”與“彊”之間的精神跋涉:
作者以書法探索自況,認為藝術需要“不拘一格”。但真正的“破格”并非隨意涂抹,而是像“彊”字那樣,在弓弦的張力中尋找力量。“疆”是邊界,“彊”是內在的剛健,而“自強不息”則是二者的統一——既要有開拓疆土的魄力,也要有如弓蓄勢的韌性。
好友高文強的英年早逝,讓作者感慨“天行健,地勢坤”。這不僅是悼念,更是一種生命觀的投射——文化如人,既要有乾卦的剛健進取,也要有坤卦的厚德載物。而今天的我們,是否在現代化的狂奔中,丟失了這種剛柔并濟的智慧?
結語:回歸文字,回歸精神的本源:
這篇文字看似散淡,實則暗藏對中國文化命運的憂思。當我們不再深究“彊”與“強”、“鑒”與“鑑”的區別時,我們失去的不僅是幾個古字,而是一整套理解世界的方式。季羨林的嚴謹、胡適的實證、書法的探索,都在提醒我們:真正的文化傳承,不在于固守形式,而在于理解其精神內核。
或許,我們都需要像作者那樣,在某個深夜,重新凝視那些被遺忘的文字,從中找回文明的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