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頻繁驚醒、凌晨1-3點再難入睡?這可能是肝火旺盛的信號。中醫認為夜間是肝臟休養的關鍵時段,肝火過旺會擾動氣血運行,導致心神不寧。
具體表現為:口干口苦、眼目干紅、煩躁易怒、多夢紛擾,部分女性還會出現經期提前、經量增多現象,同時伴有舌質紅、舌苔黃、小便黃赤、大便干燥等熱象。
這些癥狀的根本原因在于肝經火氣亢盛。
針對這類肝火擾神問題,今天邀請到失眠專家黃燕教授,給大家分享一個經典方劑,清肝火、平肝氣。
這個方子就是龍膽瀉肝湯,清火利濕,兼顧滋陰,專門對付肝火旺盛引起的煩躁失眠。
組方:
龍膽草,苦寒性強,直接清肝膽的火氣;
黃芩、梔子,輔助清瀉三焦熱毒
澤瀉、川木通、車前子,能利濕通淋,把火氣往下引導;
當歸、生地黃,滋陰養血防止苦燥傷陰
柴胡,疏肝解郁引藥歸經
炙甘草,調和諸藥護胃和中。
全方兼顧清熱瀉火、利濕通淋、滋養陰血、疏理肝氣四效,祛邪而不傷正。
需特別注意:此方僅適用于肝火實證人群。比如半夜易醒、口苦眼紅、舌紅苔黃、小便發黃者。女性有黃帶或陰部不適,男性睪丸疼痛、尿急尿頻的濕熱下注問題,都可以考慮。
平時手腳冰涼、大便稀溏的人不宜,否則可能加重不適。
門診案例分享
35歲方女士,主訴幾個月來半夜總是驚醒,尤其在1點到3點之間,口苦口干、眼珠發紅、性情暴躁,還常做噩夢。
診見舌質紅絳、苔薄黃而干,脈弦數有力,辨證為肝火上擾證——明顯的肝火實熱。開方以龍膽瀉肝湯為基礎方,加白芍養血柔肝。
服藥一周后,方女士反饋睡眠安穩多了,驚醒次數大減,口干和煩躁感明顯減輕。一個月后,基本恢復整夜熟睡。
失眠時別總想著補神補虛。中醫講究“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肝火旺是實癥,盲目吃安神藥反而火上澆油,讓人更焦躁睡不好。
關鍵要泄火——清肝、利濕、養陰三結合,才能從根上解決。
日常調養建議:
- 嚴格避免子時(23:00-1:00)熬夜
- 保持情緒穩定,減少發怒焦慮
- 常飲菊花決明子茶清肝明目
- 規律練習八段錦、散步等舒緩運動
最后提醒:中醫講究“三因制宜”,建議先經專業中醫辨證后再行調理,切忌盲目套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