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書蟲媽媽。
好多寶媽私信問我,孩子脾胃不好怎么辦?
說真的,看著娃一天天消瘦,每次體檢身高體重都不達標,當媽的真的會很焦慮。
我家小寶以前就這情況,那段時間我天天盯著生長曲線,夜里都睡不踏實。
后來,找了當地一位比較有名的兒科醫生,調理了一段時間,小寶的身體才變得越來越好。
今天就把方法和我總結的經驗分享給你們,全是實操干貨!說實話,娃脾胃調好了,一個月長幾斤真不是夢。
一、怎么知道孩子脾胃好不好?
娃看著就瘦小,小臉黃黃的,個頭比同齡娃矮一截。還總反復積食,抵抗力差得很,三天兩頭感冒咳嗽。
那時候,我家小寶就是這樣的情況,只要天氣變化,她就會感冒,接著一個星期流鼻水咳嗽。
你讓娃伸舌頭看看,舌苔又厚又膩,滑溜溜的,舌邊還有牙齒印。大便也黏馬桶,沖半天沖不干凈。肚子老是脹鼓鼓的,貼著肚皮聽,還能聽到“咕咕”的響聲。
還有些娃明明能吃,就是不長肉,要么就胖乎乎的。我鄰居家孩子就是,一頓能吃三個大包子,可體重沒見長,虛胖虛胖的。
二、3步養好孩子的脾胃
當時,兒科醫生告訴我,給娃強健脾胃,按這三步順序來,娃的脾胃就會越養越好。
第一階段:消積食(1-7 天)
每天都要看看娃的舌苔、聞聞口氣、看看大便和觀察睡眠。
要是舌苔厚、口氣臭、大便不正常、睡不著或者睡不安穩,那就是積食了。
我家小寶上周就這情況,半夜翻來覆去的,一摸小肚子鼓鼓的。這時候第一步就得把脾胃里堆的食物排出去,讓脾胃好好干活。根據經驗,我
(1)蘋果山楂水
蘋果半個切塊,焦山楂5克,懷山藥15克,洗干凈放鍋里,大火煮開轉小火煮 30 分鐘,飯后給娃喝點。
我一般隔三差五換著來,有時候煮白蘿卜山楂水,有時候煮焦三仙水,娃也不膩。
第二階段:清熱滋陰(7-15 天)
如何知道娃有沒有內熱呢?
看舌頭,舌質紅、草莓舌或者地圖舌;眼瞼紅紫,手腳心熱,睡覺盜汗,總想吃涼的,口干口渴,大便干,脾氣還大。
我家小寶以前就愛發脾氣,小手小腳摸起來熱乎乎的,后來才知道是有內熱。
這時候得把多余的熱清掉,再補點津液,身體才能平衡。我會給娃喝烏梅三豆水。
(2)烏梅三豆水
烏梅 2個,黃豆、綠豆、黑豆各 15 克(提前泡 2 小時),都放進砂鍋里,大火燒開轉小火煮 1 小時以上,去渣喝水,加點冰糖調味娃愛喝。
對了,平時給娃吃點銀耳、百合、蓮藕這些養陰生津的東西。我經常給娃做銀耳百合粥,清甜可口。
第三階段:健脾胃(15-30 天)
我們如何判斷娃脾虛呢?
孩子反復積食、鼻梁有青筋、睡覺流口水或者睜著眼,吸收差不長個不長肉,便秘或者前干后軟,體質差老感冒,瘦小還厭食。
我家小寶以前鼻梁就有青筋,那時候不懂,后來才知道是脾虛。
這時候積食沒了,熱也散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慢慢給娃健脾胃,千萬別猛補。
(3)小兒四神湯
小兒四神湯做法:淮山、蓮子各 10 克,茯苓、芡實各 5 克,洗干凈加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煮 30 分鐘。
注意哦,兩周歲以上娃才能喝,感冒生病、便秘的時候別喝。
除了給娃喝小兒四神湯,我還經常給娃做山藥小米粥,娃很喜歡吃。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理,我家小寶的小臉變圓潤了。
三、5招增強孩子的體質
調理好孩子的脾胃,我們還要增強孩子的體質,兒科醫生傳授了5個增強孩子體質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1)早晚給娃捏脊3分鐘
每天早晚給娃捏脊次3分鐘,每次捏9次。你試試,娃后背的肉能提拉起來,就是健康的;提不起來,骨肉粘連,就是三焦不通。
我每天早上都給小寶捏脊,有時忘記了,娃也會主動提醒:“媽媽,要捏捏。”
(2)工字搓背
在娃背上畫 “工” 字,上中下各搓 100 下,堅持每天搓,能增強肺部功能,提升陽氣。我家娃很喜歡我給她搓背,特別是冬天,她說搓完身子暖暖的,很舒服。
(3)堅持多揉腹
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逆時針交替揉,力度別太重。娃吃飯不香的時候揉一揉,能好點。
(4)多帶娃戶外運動
曬曬太陽,接地氣,這都是天然的能量補給,能升陽氣,促生長,提高免疫力,還能疏導情緒,改善睡眠。
現在,只要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我每天都會帶倆娃去公園跑跑。
(5)讓娃晚上早點睡
9點三焦經當令,這時候睡覺能滋陰養陽,對正長身體的娃很有好處。我家倆娃現在 9 點前準時上床睡覺。
希望這些能幫到寶媽們,你們有啥經驗也來分享分享,我們一起讓娃健健康康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