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子慧)2025年7月8日,廣東醫科大學藥香康養聯盟隊在遂溪縣開展中醫藥需求調研及惠民服務活動。志愿者們通過實地走訪、健康問診和特色藥膳體驗,將調研成果轉化為便民服務,用專業與熱忱,將中醫藥的關懷送到居民身邊,讓藥香在夏日的遂溪大地上悄然流淌。
烈日下的調研:傾聽民心,夯實服務基礎
上午,驕陽似火,遂溪縣新橋村文化樓附近活躍著志愿者們的身影。廣東醫科大學藥香康養聯盟隊的志愿者們分成數支小分隊,他們主動走上前,用親切的方言與當地居民溝通,詳細了解居民們對中醫藥的認知程度、日常接觸的中醫藥服務以及對養生保健、理療義診等方面的具體需求。
“阿姨,您平時會用中草藥調理身體嗎?”“大爺,您覺得咱們社區要是開展中醫理療服務,您希望有哪些項目呀?”面對志愿者的提問,居民們紛紛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經歷與想法。針對大家提出的“分不清藥材功效”“想了解三伏天養生方法”等疑問,志愿者們結合專業知識一一細致解答,既收集了一手資料,也在互動中普及了基礎的中醫藥知識。此次調研收集的信息,為后續精準化推廣中醫藥服務、滿足居民健康需求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為志愿者柯恩熙訪問當地村民 供圖 王子慧
子慧
服務一條街:多元關懷,藥香里的便民服務
當日傍晚,由廣東醫科大學藥香康養聯盟隊與村委攜手打造的“中醫藥服務一條街”正式拉開帷幕。為了讓活動順利開展,志愿者們早早抵達現場忙碌起來:桌椅被整齊擺放,熬制藥膳的電鍋里咕嘟作響……大家分工明確:調配藥材、熬制飲品、布置理療區、準備耳穴壓豆工具,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力求為村民呈現一場專業貼心的服務。
文化樓內,志愿者陳穎詩耐心指導孩子們挑選香料、填充布袋,一步步完成屬于自己的香囊。在動手過程中,志愿者陳穎詩還結合香囊里的艾草、薄荷、丁香等藥材,用生動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艾草能驅蚊蟲,薄荷能清頭目,丁香能除異味等。孩子們聽得認真,不時舉手提問,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圖為志愿者陳穎詩給孩子們講解香料知識 供圖 柯恩熙
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體驗了手工制作的樂趣,更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了中醫藥材的小知識,讓傳統中醫藥文化以更貼近生活的方式走進孩子們的世界。
養生飲品區里,志愿者黃厚哲正忙碌地為大家熬制山楂湯。酸甜的山楂氣味在空氣中彌漫,引得孩子們踮著腳望著碗里的紅亮湯汁。村民們接過溫熱的湯碗,抿上一口,酸甜滋味在舌尖化開,熨帖了脾胃,驅散了倦意,臉上都漾開了舒心的笑容。
圖為志愿者黃厚哲熬制山楂湯 供圖 王子慧
中醫理療義診區前,村民們有序排起長隊。志愿者們神情專注,一邊耐心等候村民上前,一邊熟練地為大家開展把脈和耳穴壓豆服務。過程中,志愿者們還會貼心講解不同穴位對應的保健功效,比如“這個穴位能助眠”“按揉這里能緩解肩頸不適”,通俗易懂的解說讓村民們學到了實用的養生知識。
圖為志愿者李曉嵐和蒙卓軒為村民們把脈 供圖 柯恩熙
活動特別邀請了村委警務人員駐點,在服務街設置法律咨詢臺。民警們結合實際案例,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識,將中醫藥健康關懷與法治保障巧妙結合,讓服務內容更顯多元與周全。
圖為村委警務人員志愿者張清翔交流學習 供圖 王子慧
夏日中醫藥服務暖遂溪:藥香聯盟用青春踐行醫者仁心
從傾聽需求到落地服務,藥香康養聯盟隊的遂溪之行始終以“為民”為出發點。這場夏日里的中醫藥服務,不僅讓居民們感受到傳統醫學的魅力,更讓志愿者們在實踐中深化了對“醫者仁心”的理解。未來,志愿者們將繼續以調研結果為導向,優化服務內容,讓中醫藥文化在基層落地生根,用青春力量守護更多人的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